第3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底,还是敌不过命格使然。

    他这无名士卒最平凡而短暂的一生,又有何资格被后人铭记。

    安如风对着万川河山怆然一拜,朗声直达千里——

    “愿吾皇国祚绵长,千秋万代。唐魂不灭,社稷永传!”

    骤然间,狂风拔地而起,远处瑰丽的霞光闪过不灭的焰火。耳边响起浩瀚诗声,如歌如泣,恢弘浩荡。

    安如风消失不见。

    他们身后是世事无常幻化江海无边,他们身前是空间移换光影无垠。

    皎月西升,耀日东沉。有谁在唤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钟罄和鸣,鼓声滔天。

    荒草丛生的残垣断壁不断下沉,从天边翻转而来的世界不断上升。须臾之间,移山填海。锤声铿锵,通天彻地。

    江山湖海斗转星移,千秋百代急纵而去。

    世界震动起来,空间再次不断崩坏。一半黑夜,一半白昼。惊雷瓢泼,天幕如盖。

    苏穆煜稳稳立于城墙尽头,宛如沧海之中一叶扁舟。他是引路灯,他是掌舵人,他撑着橹杆,一摇,便是半个人间。

    连鸣跟随其后,大有桨声灯影,愿陪君观海听涛之感。

    许久,苏穆煜问:“连少,为何要骗他?”

    连鸣道:“苏老板,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苏穆煜一愣,复大笑。笑声如歌,如连鸣 x_io_ng 腔阵阵心跳。他转身,伸出食指抵在连鸣心口上,眉梢轻佻,意思是连少,深得我心。

    苏穆煜抿了抿唇,一声轻叹:“走吧,连少,回家了。”

    话音刚落,眼前骤然一黑。

    实际上,连鸣也算不得撒谎,只是他未将所有后续告知安如风。

    元和十二年孟冬,时大风雪,旌旗裂。李愬大军夜袭蔡州,日夜兼行,四鼓,至城下。叛军皆无一人知。破城,擒拿叛军吴元济。悬军奇袭,大获全胜。

    同年仲冬,叛军吴元济被斩首,唐宪宗诏免淮西赋税两年,安置家属,葬阵亡将士。其有一人,死无全尸。后经调查,此人张申。他攥紧的拳头里,拿的不是刀,而是当年安如风赠与他的兄弟信物。

    风再一吹,血沙飞扬,散落的人,终被吹往命运的天涯。

    淮西割据三十余载,经中央军三年征战,复归大唐。

    后收成德,平定淄青。强势镇压因安史之乱而兴“否君臣之节,营自家社稷”之思想。

    至此,历时十四余载的削藩战争宣告胜利结束。

    史称“元和中兴”。

    然,治标不治本,军事上的大刀阔斧并不能使得唐王朝从根本稳定。

    大梦之中,酒酣之时,苏穆煜曾问安如风对“治国安家”有何看法。小小少年还是那样意气风发,他摇摇晃晃呆头呆脑,说出的话却令人眼前一亮。

    虽是酒后醉言,倒也可圈可点。

    安如风曾道:“事农者,国之本也。如今战火连绵,百姓都跑了,庄稼谁种?粮食从何而来?这仗啊,不打不行。可要是这么打下去,到头来,当心本末倒置。”

    苏连二人暗暗赞叹,却不附和。他们深知后事如何,少年郎凭着醉意倒出心里话,洞穿国家飘摇后的深渊大局。

    元和十四年,库部员外郎李渤上疏:“臣出使经行,力求利病。窃知渭南县长源乡本有四百户,今才一百余户。懿县本有三千户,今才一千户。”

    “寻访积弊,始自均摊逃户。凡十家之内,大半逃亡,亦须五家摊税。”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

    然太平未来,盛世也去。唐宪宗后期沉迷仙术,被宦官谋害。宪宗死后,各藩镇卷土重来,宦官纵权。

    堪堪百余年后,曾如日中天的李唐王朝,就此分崩离析。

    战火无情,倒不如讲权 y_u 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