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处可见的人群,随处可见的热闹。

    老爷车一路开往广和楼,大红灯笼高挂,门口人头攒动。这场面足够瞧出冷佩玖经久不衰的名声,同一时期的其他名伶虽也红,然,能够到冷佩玖这排场的,还真没有。

    贺琛没再去后台,因是元宵戏,自然请了不止冷佩玖一个角儿。好几个戏班子凑在一块儿,后台是想也想得到的乌烟瘴气。

    听闻有些戏班管理不慎,男男女女喧哗大闹,没什么规矩。贺琛在军队呆久了,要的就是纪律严明,鸡犬不惊。戏子们聚在一起扮相,嚼舌根,扯八卦,吵吵闹闹像什么样子。

    贺琛坐入包厢,他照例取下军帽,环顾四周一圈。今天也来了不少达官显贵,其中有些人偏着头,余光止不住地往贺琛身上瞟。

    元宵节人多,滋事的人也随时可能冒出来。贺琛今日来听戏,专程带了手下的兵。干练的士兵在下面围了一圈,乌黑发亮的枪杆子拿在手上,很是有些威慑力。

    老百姓不知贺琛唱的哪一出,这些个贵人们倒瞧出来了。传闻贺琛占有 y_u 强,真不是乱说的。

    现在别人早已把冷佩玖和贺琛当成了一对“夫妻”,都道是一个在戏台上占据半边天,一个在戏台下占据半边地。

    想了想,嗯,还真是般配。

    贺琛坐着喝茶,耳边议论声嗡嗡回响,他也不恼。

    直到要开场时,这群自认听戏比八卦重要的鹦鹉们才歇息了自己的嘴。

    京剧元宵戏,戏词精美考究,内涵丰富。但量少,也就十来出。不过其涵盖的题材、角色倒是全面,爱情戏、神话戏都有。生旦净丑都有。

    这些元宵戏的内容背景,也全都与这节日有关。

    首先上的是一出《春灯谜》,韦影娘唱:

    ——皇陵庙内把香进,狂风吹散我母子离分。多蒙夫人救奴的 xi_ng 命,容当来世答报恩。皇陵庙内去看灯,偶遇着兄长问姓名。

    女扮男装的韦影娘与丫鬟上岸观灯,巧遇风流才子宇文彦。二人猜中灯谜,引得众人喝彩。不料船因风起,船泊移位,二人错上了对方的船中。

    后来引得一连串 yi-n 差阳错,宇文彦又改名卢更生,人京应试,考中状元。入赘韦氏,不料对方正是影娘。结局皆大欢喜。

    接着又是几位当红名角儿的悲剧《元宵迷》,神话戏《碧波仙子》。戏院内气氛逐渐高涨起来,大洋彩头一个接一个地往上扔。

    贺琛听得很认真,但总觉缺几分味道。他盯着台上的戏子看,看来看去,眼前幻化出另一张脸。清秀动人,眉目间风情万种。

    是了,他就说怎么听不过瘾,敢情这人不是冷佩玖!

    众人叫好,贺军长象征 xi_ng 地拍拍手。唱得是不错,就是入不了军长的耳。不怪别人技术不行,怪贺琛耳朵叼。

    他瞧了瞧时间,今晚最后两出才轮到冷佩玖。这是梨园行里的“潜规则”,看好戏,好戏都在后头!越是压轴,越是大牌。否则前边儿都把好戏唱完了,票友听过瘾了,抬起屁股就走。这后边的戏还怎么唱?

    既是元宵戏,图的就是热闹有趣。这些戏中,时常有饮酒狂欢、因酒引祸的情节。比如接下来选自《薛刚反唐》的《徐策跑城》。

    “薛刚在洋河把酒戒,他爹娘生辰把酒开。三杯入肚出府外,惹下塌天大祸灾。”

    再如同场的另一出《法场换子》,“恨薛刚小奴才不如禽兽,吃醉了酒全不顾满面含羞。”

    票友们听得叫好声四起,为这嫉恶如仇、 xi_ng 格刚烈的薛刚掌声雷动。仿佛也见证了那场血雨腥风, yi-n 霾四布。 ji_an 党们为防百姓造反,市井中侦骑密布,特务横行。冤狱遍于国中,人民怨声载道的祸事。

    可喜苍天不绝大唐,善恶到头皆有报应。薛家后代领兵报仇,扫妖氛、清君侧,国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