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却口口声声抢白,说他早只是落玉的人、叫我放下执念、叫我自重身份!如此负心薄幸之人——岂非该杀,岂非该杀,岂非该杀!”

    景元觉已从旁人处得过始末,以往许久揣测,也曾知一二。可是如今亲耳听到母后吐出这些癫狂之言,他悠悠望着地下,心中诸多情绪翻滚,一时,竟也不知是该气还是该苦。

    许久,叹了一声。

    “……杀了白燕鸿,母后心中一定十分解恨吧。”

    说尽那些陈年旧事,太后从激动的情绪中慢慢缓过来,此时听了这话,寒声道,“你什么意思?”

    景元觉站在厅中,看着手边灯火噼燃,缓缓摇头。

    “儿臣常常苦闷,以为是儿臣行事做错,使母后十数年来,并不曾展露多少笑容。如今儿臣才知道,原是母后的心,早就死了。”

    周太后抿白了两片唇。

    景元觉依旧望着那摇曳灯火,又过了一刻,道,“儿臣今天不孝,迫母后说出当年往事,并不想使母后难过。只不过,今后得诺大一个皇宫,能和儿臣同病相怜的,也只有母后了。”

    太后苍白的唇抖了又抖,终究没有问出声。

    “想来若不是为了儿臣,母后恐怕也撑过不过这许多年,儿臣感谢母后。”

    太后一只玉手揪在衣襟上,几乎扭曲成了鹰爪。屋中静谧无声,又如磐石压顶。她忍了许久,到底一腔怨愤勃发出来,再撑不住,扶榻高喝起来。

    “你……你难道在怨我?”

    “儿臣不敢。”

    景元觉转眸看着母亲。

    他曾问禅于高人,得曰爱之所生,恨之所附,三千大千,由执生因,因具必果。实难辩驳也。

    周太后单掌撑在榻上瞪着她的儿子,仿佛要从母子的对视中,钻研出一个透彻。厅中气氛死沉,一刹静无人声。

    忽一刻,太后纵声狂笑。

    “怪谁呢,怨谁呢?谁叫他骗我?”

    她捏着手中一块青玉,葱指骨节苍白突兀,随笑在 X_io_ng 前上下颠颤,看得景元觉一阵心悸。

    “呆子!都是呆子!”

    周太后又骂又笑,歪斜了身子在榻上一通 M-o 索。一会儿,金丝锦榻翻起皱褶,她又茫然四顾,袖摆来回横扫间,拂到榻后的整扇翠玉屏风,那物里外摇摆,眼看着无人相扶——“嗙当”放出一声巨响,琼碧登时四溅!

    景元觉冷眼看着先帝的遗墨,碎成一地齑粉。有几块弹在他的衣袍上,失了力道,直直的滑下去,滚落在他的脚边。

    太后盘膝坐在榻上,瞪着地上眼光发直,口中咯咯作笑。笑了半天,她从塌上抛出一物来,砸在一地玉碎上。

    那物就落在景元觉身前。

    他挽起衣袖,弯腰拣了,不过两指粗细的一截玉珏。凑着一旁烛火微光看清,手忽然抖将起来。

    太后瞧着,又笑起来。

    凄凄却带了哀意。

    “你怨我当年逼死他的父亲,怨我如今带他上殿……可你知道什么,”她伸下脚,站起身,绣鞋的鞋底踏在凌乱的碎片上,发出嘎吱的脆响。

    “我不过是顺水推舟,顺水推舟……燕鸿当年那么决绝,是为了护我,保我,是我自己蒙了心眼听不出他的弦外之音,全了他和旁人一场同生共死。那个孩子,连夜来此替明王换命,可他最后一点心思,却是绞尽脑汁也要把这个从我这骗去给你。什么才子?倔得像头拉不回的牛——什么情长?把心留给你,便要把命陪给别人的蠢材——都是呆子,呆子,呆子!”

    太后拍案诘天,泪水潸潸满面。

    景元觉躬身捧着那块东西站在榻前,只觉得无比烫手,却又无法扔掉,浑身巨颤,如举千斤。

    ……

    三分一龙。

    天下兵符,至此尽在掌中。

    再去看太后时,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