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们穷山沟来改造教育,那当真是……

    “抢,必须要抢!”曹伟岩书记霍然起身,大义凛然地说道:“我们这样的贫困山区,正合适建那什么校!”

    大政方针一定,林坎大队立时全民动员,小学校又进入了“修补”工程。按着曹富贵的消息,这些下放人员年纪都不小,还有可能携老带小,原先建的那批宿舍就略显局促了些。

    曹书记和石河生队长一合计,又给拓了两排宿舍,屋里的基本生活设施以及学校的食堂、灶房等等配套设施都悄悄上了个台阶,只等事情“挣”下来,立马就能修好。就算退个万一没抢回来,以后也能让大队里的孩子们上学有足够的配套场所。

    曹富贵作为暗地里的狗头军师,自然少不了监督设计、查漏补缺的种种忙活,等到好不容易全部搞定,已是5月初夏。黑省柳河果然建了全国第一所“五七干校”,紧接着,全国都掀起了建设干校的高 ch_ao ,下放干部,在劳动中学习再教育。

    有了要在本省建校的确实消息,曹书记立时风风火火地蹿到县里,痛述贫困山区的革命家史和现实条件,坚决要求将干校建在林坎大队。

    曹富贵对三阿爷的行动极为期盼,对成功率也抱着很大的希望,毕竟在“梦”里,上级原本就考虑过在这一片革命老区建干校,梦里的林坎大队刚刚从饥荒中挣扎出来,可没如今的基建条件,后来这干校也只得开到了近省的偏远农村。

    梦里的乔应年也因此遇到了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那个人。

    现在的林坎大队,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怎么说也有个七八成的指望吧?只不过,不管小乔会不会遇到那位,他都绝不可能再偷渡港岛,成为混迹大圈帮,凶名满港岛的“瘸鬼”了。

    第66章 目标

    公社书记曹伟岩老当益壮、老骥伏枥, 从得知要建干校的消息时起,发挥了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三不要脸的革命乐观主义奋斗精神, 一个月里跑了三趟县城,还拍着 x_io_ng 脯向县委书记打了包票, 保证林坎大队是最需要也最适宜建设干校的贫困革命老区。

    不知道是县委书记被他那张老脸烦得都要秃了,还是林坎的条件确实合宜,年底县里传来消息,干校已经确定选址, 就在浙省和赣省交界处的某个偏远贫困公社里,但是林坎大队也被定为干校“下放”干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实践基地, 并且承担一部分的分校职责。

    接到这个敲定的消息,曹书记虽然遗憾没能把下放干部全“收”了,好歹也算是一网打了不少肥鱼,一时志得意满, 颇有富贵跟他讲的, 那甚甚“天下英雄尽入吾狗矣”的感叹。

    这么多文曲星留在咱林坎,大狗爬墙, 小狗看样, 教个几年,还怕教不出一帮有用的学生崽来?要是里边有什么学农、搞机械的专家, 还能帮着公社大队发展生产,多养几十上百号人又算得了什么?何况办这干校上级还有各种拨款拨粮, 这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啊!

    林坎小学堂这边大动干戈, 知青们多少也听到了些风声, 就是不知道修这么些宿舍和配套是做什么的。

    “……总不可能是给咱们几个人用的吧?我觉着大概还要来知青。”

    于胜男躺在竹架床上,把自己团在被褥里,只伸出一个脑袋瓜,对着坐在桌边看书的宓采苓说话。

    这边的天气湿冷 yi-n 寒,又在深山里坳,白天有太阳时晒得很,一到晚上太阳下山就冷得刺骨,温差很大,深秋时分已经让她冻得恨不得一回屋就长在被窝里。

    小木桌上点了盏煤油灯,昏黄的灯光下,宓采苓认真阅读着手中的高二数学课本,心不在焉地应道:“嗯,或许吧!”

    “看小学堂里修了这么多间屋子,你说这得来多少人啊?他们一个大队怎么要分派这么多知青?”

    “哎哎!我今天还进去看了,里头有个大食堂,还做了个挺大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