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揽住,好言道,“最猖狂的几个,我已将她们打发去柴房干活啦,其他的我会想办法,还你个清净。”

    赵敏本就不计较这些,论及生气原因,太久没见到周芷若这层可能占得还要多些,只是她不想令对方为难,是故避之不谈,听对方已替自己出了头,便抿唇一笑,道:“没关系,在她们那受的气,大不了我从你身上讨回来。”

    周芷若“嗯”了一声,将点心放在桌上,叫赵敏趁热尝尝,这时瞥见边上有本摊开的书,应是她来之前赵敏正在看的,她好奇拿起来翻了翻,发现是本道家典籍。

    静玄曾和她提及赵敏想讨些书籍消遣的事,这多半就是那之后静玄取来给她的。

    峨眉派虽然是佛门,但是郭襄建派时讲究不多,书库里收集了不少道家典籍,这些不涉及本门武功机密,借给外人翻阅也无妨。

    周芷若看着上面的文字,只觉生涩难懂,不禁再次感慨赵敏的渊博,忽然她心一动,问道:“敏敏,你于道家可是有所涉猎?”

    第四十七章

    “道家?倒是略懂一些,不过精通便算不上了。”赵敏看了眼她手上的书,疑道,“怎啦,你想让峨眉派变成道门?”

    当年丘处机远赴蒙古向成吉思汗传道,求得“止杀令”,他留下道论在蒙古贵族中流传甚广,而赵敏自幼受汉学熏陶,自然少不了这一块,加上她天资聪颖,博采众长,虽算不上是大家,但称“略懂”只是自谦之词。

    周芷若摇了摇头道:“我只是俗家弟子,哪里管得了这些,只不过是想到了九 yi-n 总纲。”

    九 yi-n 真经为道家武功,以 yi-n 柔为主,九 yi-n 极盛,乃成为灾。黄裳所以名之为“九 yi-n 真经”,原有 yi-n 阳不调,即成为灾之意。周芷若练时,须得以不时以峨眉九阳功祛除 yi-n 邪之气。但九 yi-n 真经的总旨阐述 yi-n 阳互济、 yi-n 阳调和的至理,纠正经书上其他武功重 yi-n 柔的缺失,若能习成,功力必更上一层,且能免受 yi-n 邪滋扰,只是其意深奥,艰涩难懂。峨眉派为佛门,周芷若自小耳濡目染,略懂些佛理,于道法不甚了解,虽然将总纲只字不漏背下,其中玄理她却始终参悟不透,当初走火入魔,除却急于求成,还有不解其意练岔了的缘故。

    黄衫女子虽然给予了一些提点,但那时候以疗伤为主,加上时日不多,并未与周芷若细解总纲,如今她体内寒毒去尽,上卷入门内功已有小成,便开始琢磨起这总纲来,她询问过静玄等人,可她们悟 xi_ng 一般,连佛理也只会死记硬背,哪里会通晓道门玄理,根本无法给她帮助。她原本已生退意,打算找个时间去武当拜访张真人,求解这总纲上的玄理,如今见赵敏看道门典籍作消遣,便想对方出身贵胄之家,学识必然远胜常人,说不定能给自己指点一二,所以才会有如此一问。

    “你说那倚天剑里的功夫?怎么啦?”赵敏好奇道,两人冰释前嫌后,她便从周芷若那得知了九 yi-n 真经和降龙十八掌的事。知道九 yi-n 真经玄妙无比,周芷若只练了大半年,便能压制何太冲夫妇联手,至于其他便不怎么了解了,她无内功根基,本身也无心习那高深的武学,偶尔问及,也只是为了和周芷若随便说点什么。

    “那总纲为道门玄理,对我来说艰涩难懂,所以迟迟不能有所进展。”周芷若见桌上有笔墨纸砚,便写了几句下来,问道,“敏敏,你可知其意?”

    赵敏瞥了一眼,思忖片刻道:“若我没记错,这应是取自《道德经》中的先天一炁,混元无极,其意为大道为一,两仪生于大道而相生相合。”她抽走周芷若手里那本书,翻到其中一页又道:“后世道法玄理多有引用,像这里,虽然表达不同,意思倒是差不多。”随后她对照周芷若写下那几句,逐一解释过去。

    周芷若看她所指之处,大意果真差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