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湿情 原著:夏岚馨

    简介

    夏岚馨,女,生于七十年代。心理学学士。系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在《花城》、《清明》、《特区文学》、《作品》等杂志发表小说,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泛滥年代》、《欢腾的火与疲倦的灰》、《无人演绎爱情》、《飞走的女人》等。其中《泛滥年代》被美国《侨报》等多家海外报纸转载,《飞走的女人》被收入《海南省建省十五周年文学作品选集》。出版有长篇小说《紫灯区》、《广州,我把爱抛弃》。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了郁达夫的一篇小说《她是一个弱女子》,它是一篇描写校园女同 Xi_ng 恋的小说。读完之后,我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原来小说中的她们早就淋漓地爱着、苦着、甜着、痛着了……于是,我与那两个女子的不凡经历,异常清晰地凸现出来。困惑和思考已沉淀多年,终于在我的灵魂之中飞升了。我也终于悟出,爱情不只是存在于男女之间,爱情是可以超越 Xi_ng 别的!

    序

    当爱情超越 Xi_ng 别——题记

    长篇女同 Xi_ng 恋小说《湿情》的创作缘起

    同 Xi_ng 恋古而有之,传说从黄帝开始。同 Xi_ng 恋者,男女都有。在古代,称男子同 Xi_ng 恋的隐语为“断袖”、“分桃”;称女子同 Xi_ng 恋的隐语为“对食”。

    “断袖”出自汉哀帝与其幸臣董贤的故事。《汉书·佞幸传》记载,董贤“为人美丽自喜”,哀帝很爱他。贤“常与上卧起”。一日昼寝,帝醒而贤未觉,“帝不 Y_u 动贤,乃断袖而起”。“分桃”说的是卫灵公与其男宠弥子瑕的事,弥子瑕与卫灵公游于园,“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分君。”《汉书·外戚赵皇后传》记载,“房(宫女名)与宫(宫女名)对食。”东汉人应劭解释说:“宫人自相与为夫妇名对食。”

    关于同 Xi_ng 恋的成因的研究一直进行。医学界对于脑神经、遗传等领域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前两年《纽约时报》曾报道过脑科神经专家列维做过一些同 Xi_ng 恋者脑部解剖,分析发现人类专司 Xi_ng 倾向的下丘脑,在同 Xi_ng 恋者和非同 Xi_ng 恋者具有差别。当时这一研究引起轰动和争议。后天论者则不赞同这种分析。还有人从遗传学的角度进行的研究,结论是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和不是双胞胎的兄弟或姐妹,同时发生同 Xi_ng 恋的比例是不同的。但同 Xi_ng 恋的成因是关天还是后天的,这些研究都不足以形成定论。

    同 Xi_ng 恋问题在当今中国仍是个很大的禁忌,不少人认为同 Xi_ng 恋是一种丑恶现象。事实上,同 Xi_ng 恋者不过是 Xi_ng 倾向指向同 Xi_ng 而非异 Xi_ng ,除此之外,他(她)与一般人没有任何区别,不应该受到歧视。这其中还应当包括一些双 Xi_ng 恋者,他们和异 Xi_ng 恋一样结婚、生子,又有同 Xi_ng 恋者的烦恼。就像蝙蝠,鸟类不认它,兽类也不认它,背负着双重痛苦。

    中国第一位研究 Xi_ng 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 Xi_ng 学家之一的李银河博士,1989年开始研究同 Xi_ng 恋课题。她认为多元化更符合人 Xi_ng 。人 Xi_ng 本来就很丰富,把人装在一个设定好的模子里,就是对人 Xi_ng 的压抑。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多元、 Xi_ng 倾向的多元,更符合人 Xi_ng 的态度和立场。

    中学时期,一个同班女生和我关系相当密切。无论从哪方面讲,她都是非常优秀的。她像个“假小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男生设为假想敌。整个中学六年,她喜欢我,但和我的交往一直是理 Xi_ng 的。高中毕业后,她去了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