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1/2)
主、三公子、唐家主等江湖朋友前去襄助。”
司徒雅温和道:“你做得很对,我有教众照顾,你留着也无事可做。”
暗卫九没想到司徒雅轻而易举就原谅了他,眼底透出几分困惑:“我听御医讲,一个人卧床太久,手脚又不灵便,脾气会变得很不好……”他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回雪山的。
司徒雅笑了声,模棱两可:“不聪明的人,才容易伤人伤己的动怒。和手脚健不健全无关。我就算以前偶尔和教众发火,也不过是装腔作势,不必为我担心。你们去代州襄助,之后如何了?”
暗卫九心想,司徒雅讲得并不是很对,他不聪明,可也很少动怒,不过司徒雅的脾气果然是很好的,这一点和他心目中的二公子一模一样。听见司徒雅询问,他才回过神:“蜀王阵亡了。”
司徒雅心中一凛,仔细端量暗卫九的神情:“……死了?”
暗卫九点点头,神情肃穆之中流露出几许钦佩,却不是个血亲离世的模样。
“你……你仔细讲一讲。”司徒雅恨不得坐起身来听。要说他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韩寐起码也是千足之虫,即便他曾经想铲除韩寐,韩寐也没道理说死就死,怎么就死了?
暗卫九憾然道:“我们花了五年时间,打得金帐汗国落花流水,眼看突厥就要求和,孰料蜀王身边有个名唤霓裳的男宠临时起意,趁夜毁去九龙杯陶片,劫伪帝回京,断了我们的粮饷,称我们是反贼。”
司徒雅心下了然,那是血衣教教主血霓裳,见突厥大患已除,就想过河拆桥独揽大权。
“听士卒讲,霓裳叛逃时,出动了很多红衣人,在营地里和蜀王鏖战一场。那时蜀王遭霓裳暗算,心脉已让琴弦贯穿,然而他对外只称受了点皮肉伤……”
司徒雅忍不住打断:“韩寐临死,没和你讲些什么?”
暗卫九怔了怔,沉声道:“那夜,蜀王来过我们驻扎的军寨,称是突厥溃不成军,机不可失,应当趁胜追击。又分析,不可放伪帝回金陵,要我和司徒三公子率一干江湖侠士去追。我等不知蜀王心脉重创,当真兵分两路……临别时,蜀王就讲了一句,他先走了。笑得很快活。”
司徒雅不知该钦佩韩寐
,还是该为韩寐惋惜。好色是韩寐的软肋,除此之外,堪称完人。
暗卫九中肯道:“蜀王很厉害,带伤杀进敌方主营。听突厥战俘讲,最后好几把马槊扎着他的腰,他还不愿意倒下,撑到张碧侠率另一支突厥军队来救,两人照了面,蜀王才倒下……”
司徒雅缄默半晌:“暗卫九,韩寐是你的胞弟。”
暗卫九摇头:“我问过蜀王,他说不是。后来翰林编史时,张碧侠也说不是。韩寐在宫中和韩璿有些不光彩的传闻。不过编纂时抹去了,还记做韩璿和韩寐是兄弟,着重宣扬他骁勇善战。”
司徒雅只好尊重韩寐和张碧侠的决定,话锋一转:“那到底谁当了皇帝?”
暗卫九道:“原本是伪帝韩璿——那唤作霓裳的男宠狡猾至极,我等到底没能追上他——他回到朝中,在霓裳要挟下断了代北侯粮饷,又不惜一切发兵讨伐。我军人困马疲,抵挡不过。时逢张碧侠联合塞外其他游牧部族,包括突厥余辜,一并卷土重来。夜玛颐见大势已去,索 xi_ng 又回到金陵,和那叫霓裳的红衣男宠一起维护‘正统’。”
司徒雅如听天书:“张碧侠到底想作甚?”
暗卫九替他理好束发,沉稳道:“我当时也想弄清,因此行刺过张碧侠。他告诉我,他和蜀王有约在先,要让游牧部族和中原人和睦相处。而中原朝廷太过腐朽,百姓民不聊生,决计不能纵容下去。他还讲,他是中原人和突厥人的儿子,不会偏向哪一方,只是想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又认为再用张碧侠这武当化名不合适,而突厥名也会招致排斥,就改姓游,游牧之意。”
司徒雅毫不客气道:“狼子野心!”
暗卫九不以为是,认真道:“张碧侠很好,打仗从不滥杀战俘
司徒雅温和道:“你做得很对,我有教众照顾,你留着也无事可做。”
暗卫九没想到司徒雅轻而易举就原谅了他,眼底透出几分困惑:“我听御医讲,一个人卧床太久,手脚又不灵便,脾气会变得很不好……”他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回雪山的。
司徒雅笑了声,模棱两可:“不聪明的人,才容易伤人伤己的动怒。和手脚健不健全无关。我就算以前偶尔和教众发火,也不过是装腔作势,不必为我担心。你们去代州襄助,之后如何了?”
暗卫九心想,司徒雅讲得并不是很对,他不聪明,可也很少动怒,不过司徒雅的脾气果然是很好的,这一点和他心目中的二公子一模一样。听见司徒雅询问,他才回过神:“蜀王阵亡了。”
司徒雅心中一凛,仔细端量暗卫九的神情:“……死了?”
暗卫九点点头,神情肃穆之中流露出几许钦佩,却不是个血亲离世的模样。
“你……你仔细讲一讲。”司徒雅恨不得坐起身来听。要说他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韩寐起码也是千足之虫,即便他曾经想铲除韩寐,韩寐也没道理说死就死,怎么就死了?
暗卫九憾然道:“我们花了五年时间,打得金帐汗国落花流水,眼看突厥就要求和,孰料蜀王身边有个名唤霓裳的男宠临时起意,趁夜毁去九龙杯陶片,劫伪帝回京,断了我们的粮饷,称我们是反贼。”
司徒雅心下了然,那是血衣教教主血霓裳,见突厥大患已除,就想过河拆桥独揽大权。
“听士卒讲,霓裳叛逃时,出动了很多红衣人,在营地里和蜀王鏖战一场。那时蜀王遭霓裳暗算,心脉已让琴弦贯穿,然而他对外只称受了点皮肉伤……”
司徒雅忍不住打断:“韩寐临死,没和你讲些什么?”
暗卫九怔了怔,沉声道:“那夜,蜀王来过我们驻扎的军寨,称是突厥溃不成军,机不可失,应当趁胜追击。又分析,不可放伪帝回金陵,要我和司徒三公子率一干江湖侠士去追。我等不知蜀王心脉重创,当真兵分两路……临别时,蜀王就讲了一句,他先走了。笑得很快活。”
司徒雅不知该钦佩韩寐
,还是该为韩寐惋惜。好色是韩寐的软肋,除此之外,堪称完人。
暗卫九中肯道:“蜀王很厉害,带伤杀进敌方主营。听突厥战俘讲,最后好几把马槊扎着他的腰,他还不愿意倒下,撑到张碧侠率另一支突厥军队来救,两人照了面,蜀王才倒下……”
司徒雅缄默半晌:“暗卫九,韩寐是你的胞弟。”
暗卫九摇头:“我问过蜀王,他说不是。后来翰林编史时,张碧侠也说不是。韩寐在宫中和韩璿有些不光彩的传闻。不过编纂时抹去了,还记做韩璿和韩寐是兄弟,着重宣扬他骁勇善战。”
司徒雅只好尊重韩寐和张碧侠的决定,话锋一转:“那到底谁当了皇帝?”
暗卫九道:“原本是伪帝韩璿——那唤作霓裳的男宠狡猾至极,我等到底没能追上他——他回到朝中,在霓裳要挟下断了代北侯粮饷,又不惜一切发兵讨伐。我军人困马疲,抵挡不过。时逢张碧侠联合塞外其他游牧部族,包括突厥余辜,一并卷土重来。夜玛颐见大势已去,索 xi_ng 又回到金陵,和那叫霓裳的红衣男宠一起维护‘正统’。”
司徒雅如听天书:“张碧侠到底想作甚?”
暗卫九替他理好束发,沉稳道:“我当时也想弄清,因此行刺过张碧侠。他告诉我,他和蜀王有约在先,要让游牧部族和中原人和睦相处。而中原朝廷太过腐朽,百姓民不聊生,决计不能纵容下去。他还讲,他是中原人和突厥人的儿子,不会偏向哪一方,只是想贸易往来更加便利。又认为再用张碧侠这武当化名不合适,而突厥名也会招致排斥,就改姓游,游牧之意。”
司徒雅毫不客气道:“狼子野心!”
暗卫九不以为是,认真道:“张碧侠很好,打仗从不滥杀战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