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肃立。宁家二哥宁远武、三哥宁远之,身披取最粗的生麻布制作﹐断处外露不缉边的斩榱之服,一身素服麻冠、大领孝衣,内里着灰布衬衣,在府前相迎。

    满目的悲凉白色,刺得宁子沐眼眶发红,她一身素衣,青丝以白玉簪挽起,府中传出的隐隐的哀乐声,令得她走下玉辂时,脚步一软,险些跌倒,身旁的苏暮寒箭步跃前,抬手任她扶住,待得她站稳身形,才松开手。

    宁子沐勉强一笑,眼中浓得化不开的悲戚,令得苏暮寒眼中剧痛,轻声说道,“娘娘节哀”,宁子沐微微颔首,直直往宁远之走去。

    “见过贵妃娘娘,娘娘凤体安康”,宁远武、宁远之跪下行礼,一众人伏地叩头,

    “二哥、三哥不必多礼”,宁子沐扶起宁远武和宁远之,见得二人面容憔悴不堪。

    漠北战乱,大哥宁远威驻守燕山关,不得归来,二哥、三哥便从漠北一路护送父亲回来,筹办丧事。一路奔波定是身乏劳累,可二人脸上仍是神色激动,眼神里是一如既往的疼爱,家人的温暖,让宁子沐心里安然不少,携了两位哥哥缓步往宁府走去。

    扬州亦设有皇家别院,但宁子沐想住在宁家,便留了宫女在宁家,遣了其余人留在别院。随宁远武和宁远之一路护送宁岐山的,还有黑虎军的将士,宁府自是安全。

    宁远之让下人将从前宁子沐居住的房间打扫干净,路途奔波,让她先歇息一番,备了丧服。宁子沐洗漱更衣,梳丧髻,着丧服,用长孝带围一宽箍,结于头后,下垂脊背。

    丧服分五类,按遵礼成服,分斩榱、齐榱、大功、小功、缌麻,重丧的宁家子嗣为斩榱丧服,出嫁女儿为大功丧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缘边部分缝缉整齐,披于宁子沐 x_io_ng 前。

    灵堂在举行法事,哀乐鸣奏,焚香四起,念经声不断,宁子沐担心青笙心中害怕,便嘱咐忻云看好青笙,不让她在府中乱走。

    灵堂,外侧依次插着三根丧幡,最外的幡高三丈六,为落马幡,见幡而下马。再近些为整仪幡,见幡而去身上饰品,梳头戴孝,最后高一丈七的很小的落泪幡,以便门口鼓乐知会守孝人前来行礼。

    灵堂内,挂着挽联,一轴祭幛,上书‘瑶池返驾’,堂中僧人做着法事,木鱼声、念经声不绝。

    周朝佛教盛行,认为,灵魂一般并不能够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需请僧人来做些佛事,亡者即可投生到更好的去处。

    丧俗中,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外嫁女儿必须在第五个七天回来,灵柩在终七后下葬。

    做七的同时,同时要进行吊唁,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

    在周朝,已出嫁的女儿不能参与亡父的启殡、朝祖、下棺、落葬,只能拜祭和守灵。

    宁家三兄,宁远威智勇双全、宁远武骁勇善战,宁远之谋略过人,宁老爷子以威、武、之、师,为儿子命名,结果第四子生了个女儿,取名宁子沐,宠溺至深。三个哥哥亦是对唯一的妹妹千依百顺,可老大、老二常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