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2/2)
松了口气。邵重羽对三人为何来这里的事只字未提,只说了句:“入夜了,都快回去休息,明日大军启程北上回西平。”
回程是齐瑞安带的路,张东与邵重羽拖拖拉跟在后边,两人没多说什么话,只是手指与手指总有意无意触碰在一起,没有声音的言语,此时却成了两人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表示。
身后姑娘棚中的火灭了,姑娘已选定了今夜的情郎,同床共枕细声软语,暗暗的说些外人听不见的私房话,初夏的夜里只闻四人小心翼翼踩出的轻微脚步声,以及丛林中渐渐响亮的夜虫的嘶鸣。
第十六章 尾声
回到西平后,将领是忙碌的,而小兵们甚是清闲,张东队上的队长陆生急着回家抱孩子,齐瑞安说要留在西平读书,而黄老头用军饷换了东郊的一个旧屋子,打算在那里养老,队上每个人都为将来的生活作了打算,张东也想拾回自己的老本行。
张东要求回固阳的请命被准了下来,当即收拾了行囊再次北上。张东起初的心里,曾想留在邵重羽身边,这想法在望见他家壮观的大宅子后,霎时暗淡得隐去了。
临走张东费了好些力,才在一道接一道的传话后见到了邵重羽,张东告诉他自己要走了,邵重羽并未阻拦,只问了句。
去哪?
固阳。
离开西平那日,东边的云排着队的从天际缓缓移向西方,晨时的风挟着闷热的燥意,张东提着行囊在早集市上买了辆老马车,身上别着个旧水壶,脚上穿着邵重羽过去给的新布鞋,赶着马儿去城门。
数年未回家乡,张东显得有些激动,趁着日头还没炙热,在马身上甩了一鞭,马虽老,吃了鞭子行得倒不慢。此时街上还没什么人,各户的门也未开,马车带着的张东跑得挺快。张东拐过最后个巷口,突然前方走出一人,马受了惊吓一时仰起前蹄,绕向他处,张东奋力一紧缰绳,才止了冲速。张东回首一瞧,那转出巷子的人颇为眼熟,再看了看,却是何大夫。
何塞平提着包袱,看见是张东的马车,快步上前道:“张东,我同你一道走。”
“何大夫,不是我不愿带你。温将军那边……”
“温将军这几日在府里操办同王爷之女的喜事,之前又因纳了成女做妾侍的事同家中闹得厉害,至今还常有余波,哪还有闲工夫管这点事。”
何塞平说的淡然,听在张东耳里却觉心酸,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让张东鬼使神差的伸出了手:“何大夫,我带你一同去固阳。”
何塞平扶着车栏将手伸向他,张东一个使劲儿把他带到马车上,两人如同朝露般在红日扬起的那刻从西平的土地上不留痕迹的消失无踪。
——————————
北方冬日的太阳总得起得晚,可这并未阻去早起的僧人的脚步,五更天时,哚哚木鱼声敲醒了整个民巷。早点的铺子第一个摆出来,热腾腾的米粥与炒肺每份不过二十文,还外增一份杜糖做零嘴,身板结实的黑脸汉子坐在板凳上等着早晨的第一笔生意。他开的价钱十分合理,对自己的手艺更是得意,铺子摆了两年,他的早点在整条巷子里卖得最为火热。
不久,紧挨在旁边的煎药铺也卸下木板开铺了,铺主是个文雅的年轻男人,他只在清晨呆在铺子里,等日头升起后,常常
回程是齐瑞安带的路,张东与邵重羽拖拖拉跟在后边,两人没多说什么话,只是手指与手指总有意无意触碰在一起,没有声音的言语,此时却成了两人之间都能心领神会的表示。
身后姑娘棚中的火灭了,姑娘已选定了今夜的情郎,同床共枕细声软语,暗暗的说些外人听不见的私房话,初夏的夜里只闻四人小心翼翼踩出的轻微脚步声,以及丛林中渐渐响亮的夜虫的嘶鸣。
第十六章 尾声
回到西平后,将领是忙碌的,而小兵们甚是清闲,张东队上的队长陆生急着回家抱孩子,齐瑞安说要留在西平读书,而黄老头用军饷换了东郊的一个旧屋子,打算在那里养老,队上每个人都为将来的生活作了打算,张东也想拾回自己的老本行。
张东要求回固阳的请命被准了下来,当即收拾了行囊再次北上。张东起初的心里,曾想留在邵重羽身边,这想法在望见他家壮观的大宅子后,霎时暗淡得隐去了。
临走张东费了好些力,才在一道接一道的传话后见到了邵重羽,张东告诉他自己要走了,邵重羽并未阻拦,只问了句。
去哪?
固阳。
离开西平那日,东边的云排着队的从天际缓缓移向西方,晨时的风挟着闷热的燥意,张东提着行囊在早集市上买了辆老马车,身上别着个旧水壶,脚上穿着邵重羽过去给的新布鞋,赶着马儿去城门。
数年未回家乡,张东显得有些激动,趁着日头还没炙热,在马身上甩了一鞭,马虽老,吃了鞭子行得倒不慢。此时街上还没什么人,各户的门也未开,马车带着的张东跑得挺快。张东拐过最后个巷口,突然前方走出一人,马受了惊吓一时仰起前蹄,绕向他处,张东奋力一紧缰绳,才止了冲速。张东回首一瞧,那转出巷子的人颇为眼熟,再看了看,却是何大夫。
何塞平提着包袱,看见是张东的马车,快步上前道:“张东,我同你一道走。”
“何大夫,不是我不愿带你。温将军那边……”
“温将军这几日在府里操办同王爷之女的喜事,之前又因纳了成女做妾侍的事同家中闹得厉害,至今还常有余波,哪还有闲工夫管这点事。”
何塞平说的淡然,听在张东耳里却觉心酸,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让张东鬼使神差的伸出了手:“何大夫,我带你一同去固阳。”
何塞平扶着车栏将手伸向他,张东一个使劲儿把他带到马车上,两人如同朝露般在红日扬起的那刻从西平的土地上不留痕迹的消失无踪。
——————————
北方冬日的太阳总得起得晚,可这并未阻去早起的僧人的脚步,五更天时,哚哚木鱼声敲醒了整个民巷。早点的铺子第一个摆出来,热腾腾的米粥与炒肺每份不过二十文,还外增一份杜糖做零嘴,身板结实的黑脸汉子坐在板凳上等着早晨的第一笔生意。他开的价钱十分合理,对自己的手艺更是得意,铺子摆了两年,他的早点在整条巷子里卖得最为火热。
不久,紧挨在旁边的煎药铺也卸下木板开铺了,铺主是个文雅的年轻男人,他只在清晨呆在铺子里,等日头升起后,常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