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去活来,我小衣这么好,以后得有多少人为了他要死要活?

    ※

    映前见面会对整个电影票房的提升能有多大的作用?这依然属于玄学范畴。

    华夏电影早在四五年前就开启了口碑为王的时代,所谓口碑,意思就是“可以营销”。一个电影只要没有烂得惊天地泣鬼神,通过正确的营销手段,很容易煽动大部分“观影无意识”的观众。

    根据一份大数据调查得知,随着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的院线建立、屏幕扩容之后,在电影审美认知上有着顽固且自主思考能力的观众,实际上只占观影人群的42%,剩下绝大部分观众对一部电影的评价,都可以通过合适手段影响(洗脑)。

    之所以显得这42%的观众很重要,是因为这部分观影人群都有着良好的观影习惯和频率,一年进电影院的次数超过十次,撑起了国内票房的大半壁江山。然而,这42%的观众就是票房天花板。

    只有把不常常进电影院的观众也吸引到电影院里,才可能造成某部电影的大爆。

    在经过狂砸红包买影评的营销套路之后,华夏观众渐渐地变得冷静。为了保持自身逼格,各个影评号、营销号在接合作时也都再三审视,不敢把烂片夸上天——一旦信用破产了,就接不到下一单了。

    在市场和观众都逐渐变得冷静的2019年末,《岳云传》总共两亿的营销费用,已经算很大手笔。

    小规模点映之后,一片赞扬之声。

    《开创新类型的片子,好到难以置信》

    《华语电影之光》

    《一刀没剪?剪哪一刀都犯罪》

    《婆婆鉴片:去看吧不后悔,以下涉嫌剧透》

    ……

    一众影评人和营销号的评论之下,有个研究宋史的博主发了篇到处都是惊叹号的博文。

    我们学院大牛刘老,对,刘老,就是给你们编教材的刘老!——委托我发一篇微博。

    居然是八个小视频!

    当时我就以为刘老被盗号了!

    结果不是!!!

    打开视频一看,居然是个小鲜肉在发布会上讲历史,讲得嘛,老实说,我觉得完全没有我讲得妙趣横生生动活泼详实有力……很一般。不过,刘老委托我发,我敢不发吗?

    这篇博文很明显是被编辑过的。

    我错了。

    我真的错了。

    刚才托关系弄了张票,坐角落里看了《岳云传》点映,我的内心热血在澎湃。

    大家都快去看吧,几百年都拍不出这么专业的片子了,太他妈考究了,原谅我说了脏话,实在压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一帧一画简直都是复原图啊,景都是现搭的,那衣服,那军械,那田里的农具……不行,我要哭了,我要包场,大家等着,我待会儿就发布抽奖啊,包场抽票!

    口碑爆了。

    第462章 乡村天王(221)

    口碑爆裂的电影,首映当日票房通常都很可怕。

    买不到票的观众甚至跑到售票前台抗议,排这么几场,你们脑子怎么想的?不会多开几个厅?

    影院也很委屈,你们订明天的票不行吗?非得挤在首映日看?这电影下午五点密钥才生效,我们是有办法让他下午两点就放映出来呀?观众拿着APP差点糊前台售票的脸上,你他吗明天的票好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