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节(1/2)
惊澜的影子,夏侯潋去对街的一家铺子里讨了碗水喝。那老板人好,往里头加了薄荷叶子,味道沁人心脾。谢别之后出来,牌坊边上站了一个人,正和玉姐儿和妙祯说着什么。那个人穿了一身素,没有穿妆花织金的蟒袍,也没有玉石点缀的鸾带,仅仅是一身素色云锦,卸了满身的矜贵与孤寒,却依旧像天边走下来的人,像他梦里走出来的人。
玉姐儿指了指他,那个人回过头来,遥遥与他相望。
他看见谢惊澜眼里的惊讶,像晚风掠开薄冰,一池春波溶溶而过。
夏侯潋笨拙地躲避川流不息的车马和人 Ch_ao ,挤过举着冰糖葫芦串的商贩,又绕过抱着小孩儿的男男女女。谢惊澜站在牌坊底下望着他,阳光下他麦色脸庞上淌着汗,晶莹得几乎透明。那一刻所有的思念白蝶一般扑面而来,谢惊澜把书稿交给妙祯,迈步走过去。夏侯潋避开一个扛着扁担的小贩,转过身,忽然落进了一个人的怀抱。
心跳在那一瞬间忽然就停了。
好像等待了一万年那么久,他终于和他再次相拥。
“夏侯潋,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这次还走吗?”
“不走了。”
一辈子都不走了。
阳光变得灿烂无比,时间在那一刻无限延长,人 Ch_ao 和车马在他们身边来来去去化为虚影,仿佛流淌而去的岁月。他们彼此相拥,苍茫的世界和无尽的时间在他们脚下延展开,只有他们,亘古不移。
(正文完)
外篇?今宵尽是人间梦
第135章 一、亭亭国色出水中
清晨空气里有湿漉漉的味道,街面上一户户店家都起来了,把门板一扇扇卸下来,哐当哐当响。巷子里是青石板铺的路,巷口有一棵大槐树,树下常坐一个乘凉的老大爷。槐树荫漏下星星点点的光,老大爷眯着眼,摇着蒲扇,看小贩挑着担子路过。
夏侯潋牵着马走过去,老大爷朝他一撩蒲扇:“大黑小子,跑马回来了!”
“回来了!”夏侯潋笑道。
老大爷递给他一卷手巾把子让他擦汗,“小子勤快啊,天天见你天不亮就起来跑马。”
夏侯潋接过手巾擦了擦汗,道:“躺了三年,身子都躺虚了,不跑不行啊,大爷您也起得早啊。”
老大爷摇着扇子又道:“你家老爷身体可好啊?”
夏侯潋道:“我家老爷好着呢,劳您惦记。”
老大爷回头看了看谢府的方向,摇头叹息:“想不到谢大人还有一根苗儿留下来,老天开眼呐。你不知道,当年谢家在我们这儿是大族,老谢大人在京里当过官儿的。唉,好人不长命,魏贼把谢大人一家灭了门,谢府的门啊整整闭了十三年。天可怜见,让你家老爷死里逃生,总算回来认祖归宗了。”
他家坐在门槛上洗衣裳的老婆子听了,长长叹了声:“认祖归宗有什么用,还不是绝后了。”
“娘!瞎说什么呢!”他家媳妇儿听了忙赶出来,冲夏侯潋道歉道,“对不住啊,老人家糊涂,您别放心上。”
“没事儿,没事儿。”夏侯潋摆了摆手,牵着马回府。
谢惊澜回南京来这事儿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他一回来就闭门谢客,谁都不招待,但坊间自动为他补上了当年的传奇,说他死里逃生,为报父仇入宫为宦认贼作父。秦淮河那边的小唱还专门编了戏文,时兴过好长一段时间。朝廷不知道怎么也当真了,专程派了人来说要给他立牌坊。不过谢惊澜说那是内阁要谢他上朔北杀百里鸢,这事儿至今还是个秘密,只有内阁和小皇帝以及东厂那拨人知道,毕竟朝廷搞刺杀这一套实在不大光彩。
当初决定回老宅只是因为江南水土养人,加上明月在这儿,好给夏侯潋想法子治病,也是为了避开京城找个清静地儿整理戴先生的书稿。大概连谢惊澜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曾经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 Ji_an 宦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传奇大孝子。
玉姐儿指了指他,那个人回过头来,遥遥与他相望。
他看见谢惊澜眼里的惊讶,像晚风掠开薄冰,一池春波溶溶而过。
夏侯潋笨拙地躲避川流不息的车马和人 Ch_ao ,挤过举着冰糖葫芦串的商贩,又绕过抱着小孩儿的男男女女。谢惊澜站在牌坊底下望着他,阳光下他麦色脸庞上淌着汗,晶莹得几乎透明。那一刻所有的思念白蝶一般扑面而来,谢惊澜把书稿交给妙祯,迈步走过去。夏侯潋避开一个扛着扁担的小贩,转过身,忽然落进了一个人的怀抱。
心跳在那一瞬间忽然就停了。
好像等待了一万年那么久,他终于和他再次相拥。
“夏侯潋,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这次还走吗?”
“不走了。”
一辈子都不走了。
阳光变得灿烂无比,时间在那一刻无限延长,人 Ch_ao 和车马在他们身边来来去去化为虚影,仿佛流淌而去的岁月。他们彼此相拥,苍茫的世界和无尽的时间在他们脚下延展开,只有他们,亘古不移。
(正文完)
外篇?今宵尽是人间梦
第135章 一、亭亭国色出水中
清晨空气里有湿漉漉的味道,街面上一户户店家都起来了,把门板一扇扇卸下来,哐当哐当响。巷子里是青石板铺的路,巷口有一棵大槐树,树下常坐一个乘凉的老大爷。槐树荫漏下星星点点的光,老大爷眯着眼,摇着蒲扇,看小贩挑着担子路过。
夏侯潋牵着马走过去,老大爷朝他一撩蒲扇:“大黑小子,跑马回来了!”
“回来了!”夏侯潋笑道。
老大爷递给他一卷手巾把子让他擦汗,“小子勤快啊,天天见你天不亮就起来跑马。”
夏侯潋接过手巾擦了擦汗,道:“躺了三年,身子都躺虚了,不跑不行啊,大爷您也起得早啊。”
老大爷摇着扇子又道:“你家老爷身体可好啊?”
夏侯潋道:“我家老爷好着呢,劳您惦记。”
老大爷回头看了看谢府的方向,摇头叹息:“想不到谢大人还有一根苗儿留下来,老天开眼呐。你不知道,当年谢家在我们这儿是大族,老谢大人在京里当过官儿的。唉,好人不长命,魏贼把谢大人一家灭了门,谢府的门啊整整闭了十三年。天可怜见,让你家老爷死里逃生,总算回来认祖归宗了。”
他家坐在门槛上洗衣裳的老婆子听了,长长叹了声:“认祖归宗有什么用,还不是绝后了。”
“娘!瞎说什么呢!”他家媳妇儿听了忙赶出来,冲夏侯潋道歉道,“对不住啊,老人家糊涂,您别放心上。”
“没事儿,没事儿。”夏侯潋摆了摆手,牵着马回府。
谢惊澜回南京来这事儿掀起了轩然大波,虽然他一回来就闭门谢客,谁都不招待,但坊间自动为他补上了当年的传奇,说他死里逃生,为报父仇入宫为宦认贼作父。秦淮河那边的小唱还专门编了戏文,时兴过好长一段时间。朝廷不知道怎么也当真了,专程派了人来说要给他立牌坊。不过谢惊澜说那是内阁要谢他上朔北杀百里鸢,这事儿至今还是个秘密,只有内阁和小皇帝以及东厂那拨人知道,毕竟朝廷搞刺杀这一套实在不大光彩。
当初决定回老宅只是因为江南水土养人,加上明月在这儿,好给夏侯潋想法子治病,也是为了避开京城找个清静地儿整理戴先生的书稿。大概连谢惊澜也没想到,自己一个曾经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 Ji_an 宦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传奇大孝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