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冰场同样是如此设计。

    维克托咳了一声:“还真是你的作风呢。”

    看似简朴实则土豪什么的。

    两人都处于休息期,让身体从赛季的紧绷兴奋状态中缓过来,这个时段上冰也不过是要保持感觉,保证假期结束后状态也别下滑得太厉害而已。

    说白了也就是练练滑行,做做强度不大的跳跃训练即可。

    勇利主要练了他的3A+3T连跳,去年这个连跳就没在正式比赛中成功过,等到了大运会,勇利直接把这个连跳换成了3F+3T,可见他也明白这里算是丢分点一样的地方了。

    而按照他的要强 Xi_ng 格,硬怼弱点,直到弱点被怼没才是惯常作风,维克托看他不断地摔、爬起、再摔也没有阻拦,毕竟花滑运动员都是摔出来的,只暗暗回忆了一下药店的位置,顺便做好了之后背他回家的准备。

    等看了一阵,他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勇利的3A跳法与他不同。

    其实维克托早知道勇利有两个跳跃跳法特殊了,一个是他的F跳,貌似是因为改刃后遗症,勇利的F跳滞空感很强,很美观,却对技术要求很高,在空中转圈也比其他人多一些,维克托最初看到他的F跳跳法时就觉得他可能出不了3F,等看到勇利的3F后,又觉得这就是极限了,而勇利的3A跳法则是继承自凯瑟琳娜的edge起跳。

    在国际滑联的跳跃规范动作中,3A的规范起跳有三种,大部分选手,包括维克托在内练的都是第二种。

    第二种起跳也叫skid跳法,而skid也有“制动刹车”的意思,通常选手在用这种跳法起跳前,身体会有一种停滞,跳法原理类似点冰跳,靠刹车的动力起跳,但这种跳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跳跃远度,有类似制动减速的意思,跳跃前滑足冰刀还会在冰花溅起一阵冰花。

    而第一种起跳则是edge起跳,起跳前选手手臂会向后,有一个明显蓄力的架势,但起跳前乃至起跳时滑行都不减速,关键在起跳瞬间把这个向后的蓄力释放成为向前的力,起跳时机非常重要。这个蓄力很难借,但是借好了就是跳跃的动力了,而且起跳没有冰花,看起来干净利落,一气呵成,且这样跳出来的3A因为没有制动减速,所以远度都很好。

    三种起跳从优到劣,也是从难掌握到容易掌握,大多数人都是第二种,第一种最好,但也最难,光是那个蓄力借力的时机把握,还有这种跳法对滑行的要求就是大部分选手都觉得很艰难的点,有空闲琢磨这个,他们更愿意去练第二种跳法。

    维克托就是用第二种跳法练出的3A,因为雅科夫当年也是这种跳法,也不是说他没试过第一种跳法,但维克托试了两次后,就觉得这种跳法对力量要求太高,要跳跃能力超过3A要求的圈数,才能达到edge起跳,加上后来决心攻克四周跳,他就没继续练了。

    而到目前为止,除了中国那个擅长跳跃的曹斌,以及勇利以外,维克托还没见过其他能用edge跳3A的选手。

    勇利本人专门练过田径技术(方便在空间里跳高跳远冲刺逃命),包括立定跳远时甩臂蓄力的时机什么的,他都能把握的很好,所以维克托感觉得出,他并不只是靠力量起跳,发力的地方和起跳的时机也超漂亮。

    不对,可能还和勇利的上肢力量有关,他本人说过,曾经被组织前辈打断过手臂、手腕、手指的骨头,用药水浸泡,辅以针灸,最后练出了特别的爪功,如果勇利全神贯注将手臂、手腕、手指的力集中于一个方向,甚至能击破一面墙。

    刃跳、A跳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点冰跳更注重起跳的时机和滑行进入,对身体的协调 Xi_ng 要求很高,而点冰跳则对下肢的爆发力要求高,点冰跳高手维克托对此深有体会。

    而以勇利的协调、和发力技巧,用以蓄力辅助3A跳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简直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