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他深叹一口气,“只可惜,先帝在位时亦不曾留住他在朝。”

    “出家的道士与和尚中,能人辈出,像希夷先生这般的也不少,只是爹爹...”

    “嗯?”

    “希夷先生是华山老祖,德高望重,自然不肯还俗入朝为官。”

    “五代时春闱限制极多,寒门士子不能及,所以祖父在时特将范围扩大,连白丁都可入试了,爹爹何不将那道士与出家人也一并,让其不用还俗。”

    既以出家为道士,便是无 Y_u 无求的,不过太宗时期倒是有一个人破了例,宋州睢阳的王怀隐以医术出名的道士,被太宗诏其为官,任翰林医官,编修了《太平圣惠方》

    虽不为政,但是为后世医学也做出了不朽贡献。

    赵恒盯着赵宛如,百思不得其解,“元贞怎的,关心起这个来了?”

    赵宛如聪慧,又自幼养在太宗膝下,耳濡目染政事。与刘娥一样,有时候在朝政上还能提点他一二。

    “爹爹日益操劳国事,宛如身为爹爹的女儿,不能替爹爹分忧,深感惭愧。在元庆观中见那些道士议论国事称颂爹爹御驾亲征的英勇,可见那些道士心中还是忧国忧民,还是为着大宋江山的。”

    赵恒深思,赵宛如的话确实在理,不过就是添个道士入举,太.祖时也不曾有过禁制,只是未有提出来罢了,遂笑了笑,将书放下,“好好好,依你便是。”

    仰头道:“周怀政!”

    周怀政听到皇帝的呼唤,快步入殿,“圣上。”

    “召寇准来。”

    “是。”

    寇准眯着生了皱纹的眼,见李少怀着满脸疑惑的样子,定然是不认识了。

    既然不认识,那就十分奇怪了,今日早晨惠宁公主从江南回来了,接着官家就突然找到他,让他拟旨去到翰林院,应试范围中将道士与和尚一并写进去了,此提议是惠宁公主出的。

    只是他去宣旨去的晚,告示已经张贴完了。

    此事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反正出家人四大皆空也不会有人来应试的,因此他并没有在意,只是告知了翰林的人,他们自己心中知晓就行。

    谁知这前脚刚领了意思从大内出来,后脚李少怀就赶上来求助于这件事了。

    你说巧不巧。

    “少怀,并未见过惠宁公主,更别说会有什么关系了。”

    寇准再次 M-o 着胡须深思,也许真就是巧合呢,不管怎么说李少怀能入仕他已是惊喜了,“此事你不用担心,官家已经下旨,准许道士入试。”

    “可是那告示上...”

    寇准摊摊手示意他放心,“官家晌午下的旨,我去的时候已经张榜完毕,但是无妨,翰林的人知道就行了,到时候你拿着我的荐书只管去报名。”

    李少怀起身拱手作揖,“少怀多谢恩师。”

    寇准笑眯着眼,“你能成为天子门生,入朝为官,也是百姓之福,官家之幸。”

    他自李少怀年幼的时候就觉得此子聪慧,将来必有一番造化,谁知后来学成屡次劝他都被拒绝,为此他还痛惜了好一阵子。

    残阳的余晖洒在长公主府的朱门上,大门口停着从大内内侍省出来的车马。

    “长公主,惠宁公主与三公主回宫了,今儿圣上在集英殿设晚宴,特叫小底来请您。”

    “好,我知道了,有劳内侍了。”

    内侍省的人走后赵衿的内侍女官上前疑惑道:“昨儿惠宁公主不还来了长公主府吗?”

    赵衿也不明白,“这几日她居住在许国公府,想来是不想回大内的,今日怎的就回去了?”

    转念想着,“莫不是我昨日与她提及了殿前副指挥使,她...”

    阿璨是看着长公主一起长大的,深知长公主温厚,向来不喜欢与人争夺,“惠宁公主就这般着急嘛,大公主您又不会抢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