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武散官皆为寄禄官,上朝时用作排序以及发放俸禄的标准,多为加封的称号。职才有实际权力,差遣则是担任的实际职务。

    “我在殿试那日说的话…汾州,汾州在西夏边境。”

    孙常听着回身一愣,“该不会...官家想将您遣去镇守西夏边境吧?”

    旋即他又否定,“不应该,官家宠及惠宁公主,是不会将驸马您外派的,况且此朝中并非官家一人做主。”

    “十三对朝中的形式,了解多少?”

    孙常手中还残留着芍药淡雅的清香,他捏着自己袖口,“宰相虽为一人,但是枢密与三司分权,历来朝中党派之争从未休止,今朝更盛...”

    “阿郎!徐州李通判来信。”

    “拿过来。”

    接过密封的信纸,是李迪从徐州来的信,随之而来的还有院外摆放的贺礼。

    贤弟亲启:

    见字如晤,一别数日,闻京中上赐婚贤弟消息,愚兄为之欣喜,奈何身在远方不能亲赴贺喜,望贤弟莫怪。于徐州之后,恰逢贤弟恩师,言及朝中局势,愚兄为之担忧,故而写此信告知。今朝中之盛,为各立派而争,然朝中盛不及后宫之盛,贤弟为驸马,则为外男,外男不参政。参政必遭人忌,贤弟可思,后宫立政何为,愚兄知你情思之深,但皇家之深不可不妨,你我自幼相识,愚兄冒此险信差于你,望你慎重,在慎重。

    “后宫立政!”李少怀合拢信纸看着背对着她赏花的孙常。

    “十三,你继续说。”

    顺着李少怀的四个字,孙常唇启道:“今朝中有一半的势力是依附着惠宁公主的,公主为女眷,不得明面参政,故而外人不知晓。”

    “外戚,宦官,后宫,宗室太.祖之时就曾下令不得干政...”

    “是,但是那毕竟是太.祖之初,惠宁公主及笄之时官家曾对朝臣说过一句话。”

    “嗯?”

    “若惠宁公主为皇子,那必定是储君的人选!”

    “以官家之宠爱,她大可不必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处境之中,招惹后世之骂名!”宫外的人对惠宁公主的评价素来不好。

    还恪守着女子无才便是德,遵守着随夫的妇道。染指朝政更是视为大逆不道,不德之举。

    “公主为何要这样做其真正的原因无人知晓,但驸马您可以亲自问她。”

    孙常说完后愣了一下,“下官倒是忘了,驸马...惧内。”

    “...”

    甜水巷多了一坐驸马都尉府,就在丁宅旁边。

    丁府的喜事接二连三,丁家长子大婚满月都还没有设宴,幼子就要在同月尚三公主完婚了。

    驸马府所用的下人皆是从入内内省调遣来的内侍,宫女,大礼之日所用之物也皆有宫内所出,除此之外还有专门教习皇家礼仪的嬷嬷。

    “丁驸马人呢?”许嬷嬷见着平时都在书斋看书的驸马爷不见了人影。

    宫女福身,“驸马今儿个一早就出门去了,吩咐说不用给他备膳了。”

    “再有个几日就要大婚了,两个公主同嫁,回门是也要一同入宫的,怎这个节骨眼偷跑出去!”许嬷嬷焦急的皱着眉头,“快,寻人去找。”

    殿中省,内侍省,入内内侍省派了两拨人马分别去了两座驸马府,要是许嬷嬷所教习的丁驸马出了差池,到时候在宫内闹出了笑话,那这个罪责她可担不起。

    “怎么,驸马府闷着你了?”

    “许嬷嬷日日念叨,耳朵都要起茧子了。”

    “两位公主同嫁,你们驸马做了连襟,可那入内内省的人就成了较量。”

    “三娘就不问问我,三公主为什么要嫁我吗?”

    顾氏注视着丰乐楼院中盛开的栀子,“难道问了,就能改变吗?”

    问了,反而触及心中的痛。

    “公主与我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