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这才伸出手端起旁边的茶杯,抿了一口,那当中的茶已经有了三分凉意,下肚并不暖心。他喝得战战兢兢,唯恐下一秒皇帝就提到出宫之事——

    “方才文德门有人报到朕这儿来了,你今天出宫了一趟?”皇帝状似无意提起,高景连忙要跪,被他悠然拦住,“慌什么呢?得沉得住气。”

    高景执意跪下:“儿臣偷跑出去,请父皇责罚。”

    “上元佳节,皇子与民同乐,朕不罚你。”皇帝一笑,亲手扶他起来,正在高景以为过去了的时候,他却收敛了温和,“谁同你去的?”

    这一瞬间让高景立刻想起了那一年七月的夜晚,也是这样的神情,无波无澜,却冷到骨子里。他说错一句话,贺兰明月便替他受了罚。

    他才刚答应了自己,不会旧事重演。

    高景抿了抿唇:“父皇,是儿臣执意要出去。”

    皇帝明白了:“是你那个总跟在旁边的护卫吧,朕也没想到他居然还在。”他深深看向高景,道:“他叫什么?”

    “哎?”高景惊讶地抬头。

    “叫什么。”皇帝加重了语气,期待一个记忆中的名字。

    高景喉头微动,实在拿不准皇帝的心思,只得如实供述了。

    “叫……贺兰明月。”

    第35章 好灯怎奈人心别(二)

    听见期待中的名字,皇帝闭了闭眼,脑中竟只有二字“报应”。

    他良久不语,又见脸色发白,高景慌了,叠声喊了两句父皇唤回皇帝神智,这才关切道:“方才是怎么了?这人……可有异常?”

    皇帝缓和神情,慢慢地摇头:“不,只是让朕想起了从前的事。”

    高景道:“儿臣洗耳恭听。”

    “你可还记得大宁立国时的塞北三卫?”皇帝见他点头,继续道,“那当中,数贺兰氏最骁勇善战,后来道武皇帝封其族长为陇西王,封地足有二十城,几乎胜过所有的诸侯王,彼时朝中议论不断,而今看,道武皇帝有他的思量。”

    高景道:“儿臣听太傅提过,那二十城中,有七城与柔然接壤,人口不多,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封给陇西王,亦有让西军驻守戍卫边疆的作用。”

    皇帝道:“不错,可朕偏偏反其道而行,将西军拆散,朝中那些个元老们都说朕是容不得西军、容不得贺兰氏……你知道为何吗?”

    窗外有一条影子惊鸿般闪了闪,高景没注意到,只观察皇帝的神情:“儿臣猜测,贺兰氏居功自傲——”

    “呵呵。”皇帝低笑,抬手打断了高景的妄断,“贺兰茂佳此人,朕再熟悉不过。他少时居住在洛阳城,常常来往漱玉斋,与朕、与豫王都十分亲近,为人谦逊,进退有度却不趋炎附势,是竹一样的君子,于军事作战一道又果断坚决,如磐石难移。”

    高景思及贺兰明月说过的话,试探道:“既如此,为何陇西王会谋反?”

    皇帝目光如炬,问:“谁告诉你他是谋反?”

    高景匆忙放下茶杯,不敢隐瞒:“朝中……提到他时,都是这么说的,因谋反获罪,牵连家人,银州从此为陇右都督府统辖。”

    皇帝叹道:“你那时还小。”

    高景察言观色后拿不准皇帝心思:“或许事情并非这么简单么?”

    “那时……”皇帝低头拨弄茶杯装饰处的一枚翡翠,陷入久远回忆似的,“朕接到奏表,说陇西王攻城后生擒南楚大将罗敬屏,朕令他将战俘送至洛阳,他也照做。可行至崖关,罗敬屏忽然失踪,有人传他把人放走了。朕当然很生气,要他给一个交代。”

    “若真私放敌将,是该治罪。”

    “可朕信他。”皇帝道,剧烈咳了两声,“咳咳……三日后,在往南边的路旁发现了罗敬屏的尸体,南楚闹了好一阵子。验尸时,仵作从罗敬屏身上搜出一封密信。”

    “与陇西王有关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