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尽欢。

    从秦文昌家回来后,安承佑又赶了几场宴请,便闭门谢客,因着他并未进入殿试之列,又惦念家人,与安如宝商量后,两人便打算尽快离开。是以第二日,两人在街上逛了半日,买了些吃食、布料等别处少见的物事,留作送给亲朋礼物,又用了两日同秦文昌及相识举子一一道了别,便开始收拾行囊。

    到了临行这一日,安如宝几人一大早便开始准备,用罢早饭,备了些路上吃的干粮,结了房钱,便驾着马车向城门而去。会试三年一次,赶考的举子不下万千,能够金榜题名的不过百余人,这几日,举子陆续离开临京城,街道上的马车行人众多,甚是拥挤,好容易到了城门处,前面也已排了长队,只得将马车停在队后,耐心等待。

    时近五月,天气渐渐热了起来,坐在马车车厢内,饶是穿着薄衫,手拿折扇猛扇,安如宝仍是出了一身热汗。正烦躁,忽听远处传来一阵鸣锣声响,忙挑开车窗上的帘子,向后看去,只见一队身穿黄色甲胄的兵士迤逦而来,当先一人双手向前平身,托着一明黄色物事,快步走向城墙上专门开辟出的专贴告示的空白处,刷了浆糊,将那物事展开小心翼翼地贴在其上,就听有人喊道:“是皇榜!贴皇榜了!”

    那队人马贴好皇榜便行离开,只留下两名兵士站在皇榜两旁守卫。左右闲来无事,便有不少人走至那皇榜前去看,安如宝也甚是好奇,本想也下车走走,谁知安承佑比他动作还要快,已跳下车,向皇榜跑去。

    安承佑去的时间并不长,回来后便径自上了安如宝的马车。安如宝看他脸色不是太好,先递了一杯茶过去,方问道:“皇榜上说了甚么?”

    安承佑一口气将茶水喝干,歇歇气,方沉着脸道:“皇榜说,圣上近日龙体欠安,殿试不能如期举行,暂推后至秋日……”

    安如宝了然道:“看来前方战事不妙啊。”安承佑也道:“我也是这么想,而且,想到这一点的不止你我两人……”正说着,车外已是议论四起,细听忧心前方战事者果然不在少数。

    二人对视一眼,神色都凝重起来。

    来时因距离考期尚远,马车行走的并不快,离家两月有余,此次回去,便是几个护卫也都是归心似箭,马车赶得飞快,好在他们还知道如今世道不太平,要不怕是晚上都要赶路了,即便如此,还是比去时少用了两日的时间便到了安平镇。

    安平镇大门处已是人山人海,较之上一次两人同时中举还要夸张。安承佑此时虽还不是官身,但有功名在,前途自是不可限量,便是县令大人都亲临安平镇,为安承佑接风。

    安承佑的家人也在,他们不敢越过县令大人,落后一步,站在他的身后,不少人认识他们,都上前来道喜,安富民笑的欣 we_i ,安井乐则是满脸的得意,不过他们对安承佑的感情是一样,在看到安承佑的那一刹那,都红了眼眶。

    安如宝在安承佑之后下了车,看着安承佑与县令大人见了礼,又被家人抱着哭了一场,后又与在场所有人道了谢,被簇拥着进了镇内自始至终,都没几个人看安如宝一眼。安如宝并不在意,等人走的差不多了,便坐上马车,直奔青山村。

    第100章

    进村时正值黄昏。

    地里的冬麦已然收割,稻谷刚刚下种,下田回来的村民正陆陆续续回村,安轩家的马车大多都认识,知道是安如宝回来了,有关系不错的上前问个好,更多的则是躲躲闪闪,毕竟村里两个进京赶考的,一个成了进士老爷,一个却名落孙山,怕是不知怎么窝囊颓废呢,何苦找不自在。安如宝倒是半点儿不在意,有人说话便回上两句,看到熟人便打个招呼,仿佛没看到村民们的尴尬一般,惹得听到消息赶出来看热闹的夫郎们啧啧不已。

    有人抻着脑袋,将信将疑地嘀咕道:“这安举人不是没考上么,怎的还这般高兴,该不是报喜的报错了吧?”另一人道:“来报喜的可是镇上衙门里的人,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