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君乐昼兮林蔽日,

    君乐风兮栏帐起,

    君乐吾兮吾心噬。

    知道七言律诗怎么说吗?

    江南三月雨微茫,

    罗伞叠烟湿幽香。

    夏日微醺正可人,

    却傍佳木趁荫凉。

    霜风清和更初霁,

    轻蹙蛾眉锁朱窗。

    怜卿一片相思意,

    尤恐流年拆鸳鸯。

    需要我用七绝和七律分别作一首回文诗吗?至于严谨,没有做过御前侍诏的人,又怎么可能体会到中文的严谨?”

    事关政令的通行,为了防止下面的人钻空子,所以中央发下的一道道诏令就必须足够严谨,务必要把一个个窟窿堵死!不然,出了差错,就是搭上九族都不够!

    说中文不够严谨?

    敢说这样的话的人,是对他赵长卿最大的讽刺和否定!

    要知道,当初他赵长卿通过制科考试的时候,可是做了整整四年的御前侍诏。赵长卿出身宗室,这是他在内阁行走时最大的掣肘,皇帝只会因为他是宗亲而压制他,同样,翰林院有一大批三鼎甲等着上位。

    如果不付出足够的努力,怎么可能有四年的御前侍诏生涯?

    什么新体诗!不过是学人家西方的诗歌还就学了一个皮毛的玩意儿,也想踩着华夏五千年文化中的粒粒明珠上位?赵长卿不炸毛才有鬼呢!

    想说中国人不如别人就直说!想说中文不如别人就直说!

    不服来辩!

    舌战群儒么,他赵长卿从来就没怕过!

    他可是大宋制科状元,跟他一起争夺制科三鼎甲的,不乏前科状元,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区区文字游戏,他还怕玩不过几个连科举考场都没有上过的小鬼?!

    凌音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

    赵长卿手里的那叠纸里头,也有她写的文艺版(见作者有话说),但是跟赵长卿的诗经体、离骚体、七律一比,高下立见,更别说赵长卿可以眼睛眨都没眨,直接就扔出了三个版本,前后不不不超过五分钟,而她方才的表现,虽然能够说得上才思敏捷,可她自己也清楚,吃东西、喝酒、说话,她思考的时间可不止十分钟。

    作者有话要说:

    吓死,刚刚上传完73章的时候,还以为晋江又吞文了………………

    这一章是基于很久以前在微信上看到的一则帖子改的,其中,诗经体的翻译版是

    子言慕雨,启伞避之。

    子言好阳,寻荫拒之。

    子言喜风,阖户离之。

    子言偕老,吾所畏之。

    我改了最后一句。

    附上文艺版

    你说烟雨微芒,兰亭远望;

    后来轻揽婆娑,深遮霓裳。

    你说春光烂漫,绿袖红香;

    后来内掩西楼,静立卿旁。

    你说软风轻拂,醉卧思量;

    后来紧掩门窗,漫帐成殇。

    你说情丝柔肠,如何相忘;

    我却眼波微转,兀自成霜。

    我家儿子是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者,谁跟他说中文不如某某语、某某文,他绝对炸毛。

    第75章

    作为光绪年间的秀才,凌泽很清楚科举的难度,因此,他也是十分腻歪这些新体诗的。不过,他是个开明的父亲,既然女儿喜欢,他也不会多说什么。而且他早就知道,女儿跟她的同学们玩什么新体诗不过是年轻人的交际而已,就是真的拿到那些泰斗面前,跟王国维这样的泰斗也不会跟他们这些小孩子计较。

    只不过,他万万没想到,如今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跟自家女儿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在古诗词上有这么高的造诣。

    凌泽到底是心疼女儿的,因此打圆场道:“赵先生刚到英国,怎么想到要招聘秘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