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以德国的现状,如果出现了强有力的领导者,恐怕各国都会坐不住吧?”

    罗伯特·克劳力沉默了。

    丘吉尔则对赵长卿的话更加感兴趣了:“听先生的意思,似乎是要摆脱如今的大萧条并不困难?”

    赵长卿答道:“对,这才是最为有趣的地方,在我的国家,只有因为接连三年或者三年以上的自然灾害才会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可是在现在的欧洲和美国,不是因为没有粮食,而只是因为资本家不愿意低价出售食物才导致这样的现状,这才是最让我觉得有趣的。如果在我的祖国,发生了这样的情况,君王肯定会出面,以一个不伤害农场主的利益的、也不会跟市价相差太多的价格从这些农场主的手里买下这些食物,然后以以工代赈的方式,雇佣国内的人民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当然,如果实在拿不出钱来也可以用别的方式,比方说税收优惠,比方说,开放某些行业的准入门槛,又或者,将某些国有资产出售。所谓君主或者政府,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事实证明,法国的路易十六曾经这么干过,但是……”

    “具体怎么做,这里面有大文章可做。真正做得好了,自然是利国利民,做的不好了,自然是害民之策。任何一个政策出台的时候,肯定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如何把好的一面用起来,如何避免掉不好的一面,这不是政治家的活计吗?至于那位路易十六,我听说他是个 xi_ng 格软弱的好人?政治上最不需要的就是 xi_ng 格软弱的好人,一个好人做君主只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

    关于路易十六跟他那位以“赤字夫人”闻名的王后,赵长卿只有一句话,如果不是这两个家伙都是好人,法国大革命还闹不起来呢!

    罗伯特·克劳力迟疑了好一会儿,才道:“赵,我的朋友,这样说有些冒昧,不过,我听说您身边的首席秘书要回中国了?”

    赵长卿道:“你是说章吗?我需要她帮忙去处理白银买卖,她是中国人,她的家族在中国的影响力不弱,因此,这种涉及到一国的货币的事情还是交给她去办比较合适。”

    “那么,布洛克小姐呢?听说她要去美国?”

    “啊~是的。毕竟,我也是商人嘛。最近美国的白银价格一直在跌,而中国则是银本位国家。美国白银价格一直跌的话,这里面大有利润可赚。只是事关一国的货币,所以需要两个人配合。按照我的预算,我打算每年从美国购置十万公斤的白银。当然,这是第一年,试试水。如果有得赚的话,就多扩大数量。总之,就是不希望白银的价格跌得太过可怕。”

    丘吉尔道:“您不希望白银的价格跌得太过可怕?”

    赵长卿答道:“是的,我希望美国的白银价格能够趋向于稳定。美国占据了世界白银开采量的一半以上,白银冶炼更高。如果白银的价格持续走低,一路跌至谷底,那么,最后只有一个结果,白银集团向美国总统施加压力,出台新的法律抬高中国银元的购买力。而中国是个银本位国家,如果白银集团被逼上绝路,那么最后吃亏的还是中国。虽然我熟悉的一切早已经在那个国家消失了,可是我依旧牵挂着那片土地。大概,这是我跟那些中国留学生还有中国劳工们最后的一点相似之处吧。”

    没错,这也是赵长卿对伊莎贝拉·布洛克的交代,要求伊莎贝拉想办法让美国的白银价格不要跌破三十美分。白银价格跌破三十美分,白银集团就耗不了几年,而白银价格跌破二十美分,白银集团肯定会逼迫美国政府。

    换了别人,身边的会卡着二十五美分一盎司的价格,可在赵长卿看来,多给个五美分他也不是负担不起。而且,三十美分的价格美国那边的余地也会大一点,自然,将来那个迫使中国币制改革的《白银法案》出台的可能 xi_ng 也会更小。更何况,白银价格已经从五十八美分掉到了三十多美分,即便是以现在的价格,赵长卿都差不多赚了一半的,足够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