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

    更别说统一规划统一建造的各项基础设施。

    丰台外面的特别开发区很快就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建设工程。工人们最关心的是他们即将入住的房子。这些房子都是八层高的设计,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格局,两房朝南,卫生间、浴室、盥洗室三室分离,阳台不隔断附带洗衣间功能。靠北的走廊负担逃生作用,所以足有两米宽,还不允许在走廊上放置任何物品,包括鞋架、蜂窝煤。因为走廊是公共设施,而且合同上也不属于任何一个员工。一经发现,一次警告罚钱,二次记过罚钱,三次,不好意思,辞退,并且不付遣散金。

    这种放到三十年后都不落伍设计放在当时来说是十分新 ch_ao 的,更别说,关于走廊和公共安全的理念。

    因为当时的人们非常习惯在门外放置鞋架和蜂窝煤。

    当然,出于安全考虑,丰台生活区从一开始就设计了煤气管道。安全阀更是当时最优秀的产品。

    赵长卿不是不能提供更加优秀的设计,但是,更优秀的设计需要芯片做技术核心,而此时此刻的中国,缺的就是芯片。

    第168章

    特别开发区建设需要很多人手需要很多很多劳力,这也是赵长卿留下这些年轻的原因。他以为新的劳动合约无论是薪酬还是福利待遇都比老工人们少了一大截,这会是驱使这些年轻人离开的一项原因,毕竟,在这个时代,做工人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但是给资本家打工,就丢人了。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面,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这种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

    但是,这个时代连那些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都要卖早餐练摊了,更何况是这些年轻人?

    更重要的是,房子!

    拜重男轻女的思想所赐,很多老工人退下来的时候,都是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自家儿子,要不就是给儿媳妇,会留给女儿的少之又少。这儿使得这个时代的女孩子们即便是读过书的,普遍过得也不是很好,不止是家庭地位,就连社会地位也普遍不高。

    因此,被这样的社会现实逼到赵长卿这边的年轻女 xi_ng 们很多。

    白水芹也不过是众多女孩中的一个罢了。

    而真正让她选择留下的,不是正式工的待遇,也不是那些比国企高出一大截的薪酬,而是房子!

    白水芹的家里一共六口人,父母哥哥嫂子弟弟还有白水芹自己。可他们全家的房子也才三十平米而且还是平方,没有卫生间,没有厨房,他们全家,要么就是吃食堂要么就是外面窄窄的才一米的走廊里,在自家的窗户下面放个煤炉,平时她跟她妈、她嫂子轮番做饭。

    在今天,白水芹哪里想过,只要自己正式签约,只要上头把房子建起来,自己就能够分到一套房子啊?

    而且还是一个人45平方米。

    肖振业来找她的时候,她还一个人对着合同后面的房子户型图乐呵着呢。肖振业都在她身边都好一会儿了,她都没反应。

    肖振业没好气地道:“还看呢。那个煤气管道根本就是个摆设,国家也没这么多煤气给咱们使。更别说,宿舍区里面不许使用煤炉!”

    白水芹瞪了他一眼,道:“你懂什么!人家国外根本就不用煤气!人家用的是电!什么电冰箱、电热水壶,还有电磁炉和电波炉!对,就是这个名字!现在是东西没到位,等东西到位了,上头还要教我们怎么使呢!”

    电波炉就是微波炉。

    肖振业道:“没影儿的事情,你还这么高兴!”

    白水芹道:“当然高兴!白底黑字儿写着!等房子建好了,我就有份儿!我在家里,你又不是不知道,就过道里摆了这么宽的一张床。饶是如此,我弟看我还不顺眼。”

    白水芹的弟弟虽然十七岁,可是这个时候的人结婚早,要不然,国家也不会大力鼓励晚婚晚育了。就是十年以后,二十岁就结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