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用飞机把他多年在搜集到的蔷薇庄园的中国古董收藏都运了回来,就为了拍摄这部剧。而这些古董里面,很多都是国家一级收藏品……

    当然,这些古董最后还是被捐给故宫博物馆了,一共十万多件。用来拍摄电视剧的,基本都是高仿品。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韩冰、李忆如六人的精神面貌很快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她们对待衣服首饰的态度。

    衣服经常磨花?磨花就磨花吧。

    她们经常在四处走动,这种缎面料子一点都不耐磨,多走几步路,或者是玩两下蹴鞠就完了。

    首饰也丢过?

    丢过就丢过,只要回头找回来了就好。跟姐妹们打好关系也是必要的,因为万一弄丢了,她们还要负责找回来,多一个人就多一双手。

    古董字画赏鉴?

    培养古董字画方面的修养?

    算了,您高兴就好。

    去探视被资本家残酷剥削的工人?!

    第一次听到这个活动的时候,六位姑娘都愣了一下。

    但是,她们还是穿上这个时代的便服跟赵长卿出去了——为此,赵长卿很遗憾,他很期待这几位姑娘跟他一样长发飘飘、衣袂飘飘的。

    在韩冰等人的眼里:

    ——什么?这幢新盖的十二层的高楼只是给工人们的宿舍?

    ——什么?工人宿舍里面还装了电梯?而且还是每幢三架?

    ——什么?工人宿舍里面,每一家都买了电饭煲?

    ——什么?还有电磁炉?电磁炉是什么?

    ——什么?如今这幢楼里面一般的人都买了电冰箱?

    ——什么?还有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

    ——什么?已经有人装上了空调?

    ——什么?因为号码限制你们才没装电话?要不然,你们的电话早就进屋了?

    如果不是特意赶回了北京一趟,六位姑娘还真以为她们已经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了。

    但是,她们受到的震撼还不如她们的长辈。

    赵长卿是窝在了红楼梦剧组不假,可他手下的动作却不慢。晶圆厂很快就投产了,晶圆厂一开工,芯片就有了。芯片都有了,还怕自动化时代的智能家电不来?

    因为芯片管够,所以包括临安的西泠集团在内的好几家私企、集体企业都跟着受了益。虽然干的是来料加工的活计,但是因为他们是严格按照赵长卿要求来的生产纪律来做的,所以良品率很高,更别说,老外们挥舞着大把大把的外汇等着购买这些家电。

    最近西泠集体刚刚拿出了5%的股份换成了金钱,就等着扩大生产线,多多生产一些智能冰箱,然后卖到国外去。

    早在去年之前,中国还只能靠着手里的农产品、矿藏之类的原材料换取外汇,可现在呢?有了赵长卿的技术支持,西泠冰箱竟然已经开始向老外们出售电子产品为国家挣外汇了!

    不止西泠冰箱,还有格林电磁炉,云溪空调,都是如此,都在靠着成品大把大把地为国家挣外汇。

    因为产能不足的关系,这些工厂暂时不做国内线,专门出口——没办法,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他们身上是有任务,必须挣多少多少外汇。这都是硬 xi_ng 指标,如果做不到,极很可能有麻烦,这也使得国内的相关产品严重供应不足,这个价格也是一路走高。

    而赵长卿就喜欢拿这些事情考校她们几个女孩子。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太累了,昨天晚上一宿没睡,感觉心脏要爆掉了。

    今天就这么多了。

    今天晚上打算吃完晚饭就休息,晚上不更了。

    第181章

    当他们从员工宿舍楼下来,特地走地下一层的时候,望着空荡荡的地下一层,李忆如没有忍住,当时就问了:“这,这是什么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