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起,因为太重了,以致于需要两三个壮汉才能够把这些装着珍珠蚌的笼子抬出水面,而子啊水底,还有几个采珠女帮忙在水下托着。

    第325章

    邵峰和清夫人两个都看到了那宛如扩大了百倍一样的竹制蝈蝈笼,也看清楚了那笼子里的一个又一个的珍珠蚌,可就是因为看清楚了里面的珍珠蚌,他们才如此不敢置信。

    不会,不会是他们想的那样吧?

    这,这珍珠也是能拿来养的?

    可是,事实就是这么残酷。就在前方不远处,距离海岸大约十丈之遥的椰子林下,一溜儿的凉棚,而凉棚之下,一群女人手脚轻快地拿着一个个小小的银耳挖子,只是手指动动,一粒粒浑圆饱满的珍珠就跳到了下面的细白瓷盘子里了。珍珠宛如急雨一样,乒乒乓乓地掉在细瓷盘子里,旁边宛如小山一样的珍珠蚌,以肉眼可见速度减少,而那些珍珠,满一盘子之后,就会被倒入边上的木匣子里,送到后面进行下一步的挑拣。

    而那些被挖了珍珠蚌,则有专人收拾,经过养护之后,再度装进那蝈蝈笼样式的大竹笼里面,然后再度沉入大海。

    看到如许情形,就是邵峰和清夫人就是不敢相信都不得不信了。

    邵峰的第一反应是钱,珍珠很值钱。

    而清夫人的第一反应是钱之外,还有第二个反应就是,也不知道这里头有多少窍门,可是她冷眼看着、估 m-o 着,这些装了半满的珍珠蚌的笼子竟然不是沉在海底,而是悬浮在海水中的。也就是说,距离海面很近。也就是说,不需要采珠人很好的水 xi_ng ,采珠人也不需要拿命去拼,就能够交上足够好足够多的珍珠?

    这,这不是夺天之功是什么?

    清夫人顾不得礼数,拦住了又一个路过的采珠女,道:“请问,请问,这里,这里可是珍珠田?”

    那采珠女笑嘻嘻地道:“正是呢!这里的珍珠田是最早的珍珠田,第一批珍珠已满三年,已经可以采收了。不过,这里也不是岛上唯一的珍珠田,星眸岛也不是唯一有珍珠田的岛呢。”

    只不过,因为是最早的珍珠田,又是挂在外朝名下的,所以无论是人手还是规模,都是头一份,就连郡公府的珍珠田也比不上。而且,按照惯例,每年各处的珍珠田都会来这里选珍珠蚌,就连郡公府那边也不例外。

    清夫人一愣。

    邵峰却立刻想了起来。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古来如此。若是这星眸岛、新月岛等地都有珍珠田,肯定是宋人一处极要紧的财帛来源之地,宋人肯定不会放松管辖,更不会放弃,可是无论是管辖还是守卫,这都是需要人手的。宋人如果想要攻打东土,这里又要留人,势必人手不够。而他正好有人。昨晚新加坡海盗王,他手下好歹两三万人还是有的,就若是投靠了宋人,就冲着他手下的人,就是一股大势力,未来,他也许还能够弄个将相王侯当当。

    毕竟,宋人可讲究招安了。

    水浒,他可是读过的。

    邵峰一手转着手里的念珠,一手,长长的指甲轻轻地抚过脸上的疤痕,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第326章

    邵峰这里还想着被招安,然后攻城略地封侯拜相,从此平步青云一生荣华富贵,这是一转身,他就看见一个采珠女拿起了一条手链。说是手链,其实不过是一根络子,末端坠了一粒珍珠而已。整根手链,也许就那珍珠值钱一点,若是在东土,这样的一粒珍珠也许要一二十两一颗;而一百颗这样的珍珠组成的项链,也许三四千两银子都买不来,但是,这里是什么地方?星眸岛,眼前就是珍珠田。邵峰修想着,也许,这么一条手链其实不值几个钱。

    没等他开口,就看见那采珠女捏着那手链上的珍珠,口里念叨着什么,然后手一挥,只见边上的泥土里长出了一藤的黄瓜。周围的几个采珠女操起篮子,嘻嘻哈哈地开始采摘黄瓜。显然,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