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刻本的《永乐大典》第二卷 ,前朝的官刻本,如今已经很少见了。算上方才的御览和《资治通鉴》,这,这金叶子才三两,折合白银三十两,根本就不够。"

    因为对方是宋人,所以掌柜的方才不敢站出来。可是对方都把手伸到本店的镇店之宝《永乐大典》上了,掌柜就是不站出来都不行了。

    那年轻人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不过,若是说现成的金银,我身上带的的确不够。这是五百贯的交子,你可以现在就去衙门户部功曹兑换现钱。而在这个期间,我会一直留在这里。"

    这倒是事实。

    实际上,黄金白银实在是太重了,铜钱也一样,所以大多数时候,即便是带着小厮长随,宋人上街也不会带太多的现钱。一二百铜钱,外加几个银錁子几个金瓜子几张金叶子就完了。

    如果更高金额的交易,要么是记账,要么就是交子了。

    那掌柜小声道:"八百两,前朝官刻本的《永乐大典》就要八百两。"

    花弄影以为对方会生气,不想对方真的又拿出了一张交子。

    那掌柜的十分高兴,一叠声地互换小二把边上的桌子清理出来,还上了茶点,自己则带着两张交子出去了。

    他要尽快把银子兑换出来。

    虽然说少不了打点,但是,这个掌柜乐观地估计,八百两的交子,去掉打点的银钱,他差不多能拿回六百四十两。

    这已经很够了。

    至少本钱保住了。

    第346章

    花弄影伺机在对方的对面坐了下来,对方果然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似乎非常惊讶。

    花弄影道:“公子可知道,前朝官刻本的《永乐大典》因为刊印得少,存世更少,几乎不可能为百姓人家所得,因此有价无市。换了一年前,就是拿出三千两白银都无处买去。”

    那人一愣,答道:“这位姑娘是说这不是《永乐大典》的官刻本?”

    “不,这的确是前朝官刻本的《永乐大典》,只不过,它被人千里迢迢地带到了洛阳,然后以六百两的价钱 j_ia_n 卖了。”

    作为接待过那些满人还有幸躲过一劫的花魁,花弄影甚至敢说,她还知道 j_ia_n 卖之人的姓名呢!只要对方问,她就会答。

    “原来如此。”

    见对方又低下头去看书顺手在书上涂涂写写,花弄影忍不住再度开口:“公子是宋人吧?”

    “是。”

    “那么请问公子,请问宋人会重兵把守洛阳吗?这些贵人会在洛阳停留多久?直到收服满人小朝廷吗?”

    对方果然如花弄影所料,合上了书,问道:“姑娘有话,就请直说吧。”

    “敢问公子,请问宋人会不会要求美女财帛?”

    “不会。”

    “那么,赋税呢?”

    “诏令上不是都写明了么?”

    “怎么可能?!那么低的赋税,够什么使的?”

    “《齐民要术》有云,田地里的出产本不值钱,只是百姓的劳作才赋予了这些物产额外的价值。轻徭薄赋,方能让百姓有钱粮有闲暇参与到各种劳作中。”

    物资流通起来,才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税收。

    两宋的岁入正是最好的写照。

    说完,又低头看书去了。

    花弄影犹豫了半天,还是不明白。

    她道:“那请问,宋人,不,朝廷什么时候攻打满人的小朝廷?”

    “还不到时候。”

    还不到时候?

    为什么不是不知道?

    花弄影心惊肉跳,正想再问,却听见外面脚步声迭起,贵人纷至沓来。为首的那位不是洛阳府知州又是何人?

    只见知州急急上前,抱拳,道:“大,大人,您怎会在此?”

    那人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