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节(1/2)
传来花开的消息。
萧幼清坐在装有木轮的椅子上,曹舒窈将其推到潜邸的花院中,温暖的春风从艮岳的山林间吹向昭庆坊,拂过人身时格外温柔,铃铛随风而动发着叮叮当当的声响,酒家的长幡也随之飘起。
原来的那座妓院依旧存在,只是老板已经连续换了好几个,宽阔的街道也随着建筑的增添而变得拥挤,触目可见繁华之像。
春风拂动满树海棠,几片花瓣在空中交叠起舞,一簇白色彼岸花在树下盛开又随风摇曳而动,在生命流尽的最后一刻,老人的视线越来越模糊,渐渐产生了幻听与幻觉,眼前出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身影,正从远方走来,耳畔再次响起熟悉的叫唤,“姐姐。”她抬起手想要抓住,却发现原来只是落日的残影。
【落日的晚霞照耀着通向彼岸的不归路,余晖下站立的人并没有影子,但笑容依旧干净爽朗。
“姐姐。”
“嗯?”
“你后悔吗?”
“为什么会后悔?”
“我将你困在这里却给不了你一个完整的人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结局不变,我的选择也依旧不会改变,依旧是生生世世想要相守的你,比起所谓的完整人生,我想,你给我的爱,足以胜过这世间的一切。”】
“这卫宋的天下我又替你守了二十年,不是我守不动了,而是我...”老人怀抱一只铜炉,望着空中起舞的花瓣潸然泪下。
“想你了。”
(完)
第316章 后记
“娘娘!”
“祖母!”
京城内外的哭声如同宪宗皇帝驾崩之时,跪伏送灵百姓多达数万,恸哭发自肺腑,哀嚎响彻天地。
宣化二十三年盛春,太皇太后崩逝,与宪宗合葬于永兴陵,谥号“仁孝章德”皇后,享年八十一岁。
宫官入殓之时却发现太皇太后手中始终抱着一只老旧的铜炉,两个女史小心翼翼的掰开却发现铜炉被握得十分紧,炉子的底面还有用不同字体所刻的两句诗。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皇帝尊太皇太后遗命,只将一只铜炉及一只放有青丝挽成的同心结与宪宗皇帝所赠的数千幅画作为陪葬随仁孝章德皇后下葬。
宣化二十三年冬皇次子诞生,大赦天下,宣化二十四年皇帝为完成仁孝章德皇后生前遗愿御驾亲征西南,由皇太女监国以知枢密院事、魏国大长公主与曹太后辅政,宣化二十五年由于皇帝多疑导致错失战机而兵败退居河西,年冬移交帅印于萧家将及曹家将重整旗鼓再度发兵,于宣化二十七年平定吐蕃东北诸部,置都护府,班师后封赏诸将,同年长夏,皇后萧氏病故,帝悲痛谥号显慈皇后。
宣化二十八年朝廷掀起易储风波,帝 Y_u 立宠妃为后,又 Y_u 废皇太女改立宠妃所生的庶子为储君,以至党争再起,后遭魏国大长公主及曹太后所止,宣化二十九年秋皇帝病逝于福宁殿,葬于永信陵,庙号宣宗,宣宗在位二十九年,实际掌权为六年,在位期间由仁孝章德皇后听政延宪宗之法革除弊端,任人唯贤,政治清明,后世将其称为宣化之治,与其祖父宪宗皇帝并称为乾宣盛世。
宣宗留有四子七女,遗诏曰:尊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贵妃为皇太妃,军国大事权取太皇太后处分。
宣宗驾崩后由魏国大长公主与曹太后共同拥立宣宗长女继位,改元成熙,是为圣宗,皇太后曹氏临朝称制,诏除旧制,将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魏王,于宣化六年所开女科位列本科进士榜第一名的廷魁一跃成为辅政大臣进入都堂任执政宰相,圣宗一生无子,过继同胞弟周王之女为皇嗣抱养于膝下,后被立为皇太女,自仁孝章德皇后与曹太后相继掌权后,萧曹世家之贵近乎与为卫宋一朝同盛衰。
成熙七年,在曹太后与魏王及一众文武大臣支持之下,追念宪宗之功,开女科之先河,前无古人,修建运河,编纂典
萧幼清坐在装有木轮的椅子上,曹舒窈将其推到潜邸的花院中,温暖的春风从艮岳的山林间吹向昭庆坊,拂过人身时格外温柔,铃铛随风而动发着叮叮当当的声响,酒家的长幡也随之飘起。
原来的那座妓院依旧存在,只是老板已经连续换了好几个,宽阔的街道也随着建筑的增添而变得拥挤,触目可见繁华之像。
春风拂动满树海棠,几片花瓣在空中交叠起舞,一簇白色彼岸花在树下盛开又随风摇曳而动,在生命流尽的最后一刻,老人的视线越来越模糊,渐渐产生了幻听与幻觉,眼前出现了自己朝思暮想的身影,正从远方走来,耳畔再次响起熟悉的叫唤,“姐姐。”她抬起手想要抓住,却发现原来只是落日的残影。
【落日的晚霞照耀着通向彼岸的不归路,余晖下站立的人并没有影子,但笑容依旧干净爽朗。
“姐姐。”
“嗯?”
“你后悔吗?”
“为什么会后悔?”
“我将你困在这里却给不了你一个完整的人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结局不变,我的选择也依旧不会改变,依旧是生生世世想要相守的你,比起所谓的完整人生,我想,你给我的爱,足以胜过这世间的一切。”】
“这卫宋的天下我又替你守了二十年,不是我守不动了,而是我...”老人怀抱一只铜炉,望着空中起舞的花瓣潸然泪下。
“想你了。”
(完)
第316章 后记
“娘娘!”
“祖母!”
京城内外的哭声如同宪宗皇帝驾崩之时,跪伏送灵百姓多达数万,恸哭发自肺腑,哀嚎响彻天地。
宣化二十三年盛春,太皇太后崩逝,与宪宗合葬于永兴陵,谥号“仁孝章德”皇后,享年八十一岁。
宫官入殓之时却发现太皇太后手中始终抱着一只老旧的铜炉,两个女史小心翼翼的掰开却发现铜炉被握得十分紧,炉子的底面还有用不同字体所刻的两句诗。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皇帝尊太皇太后遗命,只将一只铜炉及一只放有青丝挽成的同心结与宪宗皇帝所赠的数千幅画作为陪葬随仁孝章德皇后下葬。
宣化二十三年冬皇次子诞生,大赦天下,宣化二十四年皇帝为完成仁孝章德皇后生前遗愿御驾亲征西南,由皇太女监国以知枢密院事、魏国大长公主与曹太后辅政,宣化二十五年由于皇帝多疑导致错失战机而兵败退居河西,年冬移交帅印于萧家将及曹家将重整旗鼓再度发兵,于宣化二十七年平定吐蕃东北诸部,置都护府,班师后封赏诸将,同年长夏,皇后萧氏病故,帝悲痛谥号显慈皇后。
宣化二十八年朝廷掀起易储风波,帝 Y_u 立宠妃为后,又 Y_u 废皇太女改立宠妃所生的庶子为储君,以至党争再起,后遭魏国大长公主及曹太后所止,宣化二十九年秋皇帝病逝于福宁殿,葬于永信陵,庙号宣宗,宣宗在位二十九年,实际掌权为六年,在位期间由仁孝章德皇后听政延宪宗之法革除弊端,任人唯贤,政治清明,后世将其称为宣化之治,与其祖父宪宗皇帝并称为乾宣盛世。
宣宗留有四子七女,遗诏曰:尊皇太后曹氏为太皇太后,贵妃为皇太妃,军国大事权取太皇太后处分。
宣宗驾崩后由魏国大长公主与曹太后共同拥立宣宗长女继位,改元成熙,是为圣宗,皇太后曹氏临朝称制,诏除旧制,将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魏王,于宣化六年所开女科位列本科进士榜第一名的廷魁一跃成为辅政大臣进入都堂任执政宰相,圣宗一生无子,过继同胞弟周王之女为皇嗣抱养于膝下,后被立为皇太女,自仁孝章德皇后与曹太后相继掌权后,萧曹世家之贵近乎与为卫宋一朝同盛衰。
成熙七年,在曹太后与魏王及一众文武大臣支持之下,追念宪宗之功,开女科之先河,前无古人,修建运河,编纂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