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他记忆里,在蔺家的事发生之前,他的父王也曾是温和而坚韧的,他的母妃也曾是温婉娴淑的,他也曾有过被簇拥着的少年,就像曾经的北静一样。

    但是蔺项之案,将一切摧毁了。

    他的父亲,才华横溢,温和而坚韧的父亲,渐渐颓废,他的母亲,在自己丈夫的冷落和王府势力衰微的无奈中,开始整日诵经念佛,而他,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过早地面对了世态炎凉,人间冷暖。

    那时候的他,一夕之间,从云端跌下,他还是天才,还是能作出好文章,但是在上书房上课时,先生念的不在是他的文章,放学之后,也不再有大堆的王孙公子,簇拥着他这位“南安小王爷”。

    唯一对南门钦的态度不变的,是北静——那时候他还是北静小世子,长得粉雕玉琢,有不少人想要讨好他,他却整天跟在南门钦后面,叫“钦哥哥”。

    但是那时的他,深痛恶绝。

    他觉得这是一种讽刺,他厌恶这个跟在自己后面的小世子,所以他常常一放学就到处乱绕——有很多地方,是他这个年纪的少年能去而小孩去不了的。他常常爬到屋顶上,让北静在下面眼巴巴看着,只有那时候他是惬意的。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身后就没有那个小尾巴了呢?

    大概是考上状元的那段时间吧。

    蟾宫折桂、游街、赐宴,衣锦荣归,连升三级,十四岁成为正三品大员。那段日子过于辉煌,又过于繁忙,以至于自己某天忽然发现,跟在自己身后的那个人,不见了。

    再见到北静,是在他父亲的丧礼上。

    十岁出头的少年,穿着惨白的孝衣,像一个纸扎成的人一样,跪在灵前,原本精致的脸瘦得两颊都陷下去……

    在那之后,就没有尾巴了,也没有北静世子了。

    第一次在朝堂上见到北静,穿着白色蟒袍,戴玉冠,对自己拱手,自称为弟,恭恭敬敬,彬彬有礼。

    第一次和北静争论,是为了一个官员的升迁,看着那个慷慨陈词反驳自己的少年,自己左心口蔓延的痛感,又是什么呢?

    第一次在私底下和北静会面,是大显九年的秋狩,自己十九岁,北静十五岁,在猎场深处追逐一头鹿,意外相遇,没有朝臣的众目睽睽,没有皇帝的 y_u 擒故纵,没有官职,没有朝服,没有日月两派……

    那个美玉一般的少年,在马上朝自己笑得耀眼:“钦哥哥,我们又见面了。”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叫北静的人,已经可以和自己并肩了?

    在皇上的纵容和推波助澜下,日月两派已然势同水火,自己所承担的,并不是一人的 xi_ng 命,也不是一个南安王府的荣辱,而是一种政见,一股替这社稷江山打算的势力,和所有月派官员的生死荣辱。

    相信北静也一样。

    于是就这样吧。

    琅琊案也好,蔺项之的儿子也好,虎贲卫和缇骑的竞争也好……

    我们都是站在浪尖的人,不能风平浪静,就只能力挽狂澜。

    南门钦揉了揉眉心,放下案卷。

    一旁的伺墨连忙伸手取下屏风上的白貂皮大氅:“爷,外面下雪粒了,仔细着凉。”

    作者有话要说:那什么,没标无责任番外的就是事实,接下来我要放无责任番外了。

    第88章 拼命三郎

    天已经断黑了。

    书房窗外北风呼啸,吹得竹子飒飒乱响,伺墨守在窗边,听得窗上“叩叩”两声响,知道是“客人”来了,躬身在犹在看案卷的南门钦耳边道:“爷,来了。”

    南门垂下眼睛,示意知道了。

    伺墨屏息静气地开了书房的门,垂着头,眼观鼻鼻观心地出了门,和程风一起站在门口侍立着。程风抱着一件白貂皮的大氅,仍然是那副乐呵呵的样子,对着伺墨傻笑,伺墨白了他一眼,没有理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