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拒绝。

    就在这时奚山突兀地按了下车锁。

    “滴”。

    奚山表情略微松动,朝那两个藏民比了个动作:“上车吧。”

    藏民们连声说着谢谢,奚山没理,按住池念的肩膀把他往另一侧带,低头,嘴唇蹭过了池念的耳朵:“你来开。”

    池念不解,他却没多说明了。

    奚山安排左臂打了石膏的女人坐副驾驶,自己则把后座收拾一下,示意男人和他一起在后排。

    这个座位安排池念一开始没回过神来,等平稳地顺着公路往前开了十分钟,他霎时明白了奚山的用意——如果两个藏民根本没报什么好心思,这么拆开了,既可以避免他们凑在一起,又让有力气、能打的男人离驾驶座最远,可以牵制一下。

    而选择让池念开车,是奚山在保护他。

    握方向盘的手指几不可见地抖了抖,池念瞥见后视镜里,奚山半开车窗,头发被风吹得遮住眉眼,一条胳膊支在窗框,全然放松的姿态但身体是紧绷的。

    突然就很……感动。

    他怎么能为一个刚认识不久的人做到这地步呢?

    身后,奚山仿佛会读心,凑近池念捏捏他的肩膀让他宽心,但语气偏吊儿郎当:“警告你啊小朋友,我要睡觉了,一会儿要颠来颠去的我就把你踢下车。”

    “你好好休息吧。”池念不服气地说了一句,带着笑的。

    离开德令哈200公里。

    绿意逐渐浮现,而距离西宁,还有大半天的行程。

    第20章 在雪山尽头的湖泊

    奚山闭眼装睡,握着旁边门把手的动作一直没松。池念见他保持警惕,猜想他也许不太愿意搭理两个藏民,心里十分能理解。

    想来也是,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除非住的地方附近常有旅游景点,或者在拉萨、日喀则、西宁这些混居又人来人往的城市中,那些很少离开居所附近的牧民们大部分都不太擅长沟通。不流利的普通话是一方面,还有信息不对称,聊起来往往牛头不对马嘴。

    池念没开音乐,车内沉闷,低气压与死寂让人不敢轻易开口。

    过了会儿,奚山还保持假寐姿态,副驾驶的藏族女人反而先挑起了话题。她怯生生地看一眼池念,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向他道谢:“谢谢你们,愿意让搭车。”

    池念见奚山没表示,硬着头皮对话:“没事儿,顺路么。”

    “我叫卓玛,那是我丈夫贡布。”女人做了自我介绍,“我们是去西宁看儿子的,我儿子车祸……在医院里。”

    她率先坦诚,池念本性良善,这时听了立刻很明白他们为什么一定要拦路搭车。不知他们住在哪里,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万一错过每天那几趟时间尴尬的巴士,要去西宁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看儿子啊……

    池念想着,从后视镜里看了一眼副驾驶的女人和后排绷着脸的贡布,笑了笑:“叫我小池好了。”

    卓玛“哎”了声,打着石膏的那只手不停地握紧又放开,显而易见的焦虑。

    池念想缓和一下气氛,与她聊下去:“小孩多大,是自己在西宁?”

    卓玛满面忧色:“十八了,在打工。昨天工地里打电话,说他下午撞车,在医院里,又是要赔钱又是医药费,我一着急,手也摔伤了。”

    才十八岁,就要出来打工了么?

    池念皱了皱眉,以为他们是担心钱,反而先安慰起了卓玛:“不会有事的,现在工伤很多都能认定,正规工地也要报医保。再说车祸如果不是自己的责任对方又有保险,赔不了多少。”

    他一连串的陌生名词砸得卓玛晕头转向,不知说什么,后座上,贡布见他热心,缓了脸色:“我们有钱,谢谢你,小伙子。”

    池念略颔首说没事儿。

    几句寒暄一过,最初那点戒备心消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