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和编辑。

    摄影记者到的时候,风瑾正好替孙教授在专家门诊给病人看病。记者本来还想着是不是先跟风瑾商量一下怎么录制,结果刚听风瑾说了两句,便忍不住拿出摄影机来拍摄,他觉得风瑾给人看病的方式太奇特了,这些都是值得记录并且具有看点的。

    风瑾给人看病的时候,不会先问病人得了什么病,而是先给病人把脉,再根据自己把脉诊断出来的病情跟病人问诊,其实就是一个求证的过程,令人惊奇是的往往说得分毫不差,不仅记者,就连病人都惊讶无比。医生能通过脉象看出这么多问题来吗?

    风瑾详细地给一位被哮喘困扰多年的病人问完诊,低头开药方,不同于别的医生用电脑,他都是用手写的,一手钢笔字写得极具古韵,药方写得工工整整的。病人掩着嘴咳嗽,说:“医生,我这病真的能根治?”

    风瑾说:“你按照我这个方子回去吃上一两个月,今年冬天就不会被这个病困扰了。”

    “谢谢医生!”病人也是听人说这里的医生治慢 xi_ng 病非常有效,特意跑来看一下的,看看困扰自己多年的哮喘能不能治,没想到就得到了医生肯定的答复,心中自然是充满了希望。

    病人离开之后,记者便想问问风瑾,刚才开那些药是什么原理,外面跑来了位护士:“风医生,我们住院部收了一个转院过来的肝硬化病人,有各种并发症,情况非常严重,正在抢救,汪医生让我过来请你过去看一下。”

    “好,我马上来。”风瑾对后面排队的病人说,“对不起,那边来了个情况危急的病人,我得先过去看一眼,晚点再回来给大家看病,非常抱歉。”

    记者听见有重症病人,立即觉得是个好机会,赶紧扛着摄像机就追了上去。

    风瑾赶到抢救室的时候,主治医生汪辉亮正在给病人注 sh_e 强心针,病人是个肝硬化病人,同时又患有冠心病,肺部也出现了萎缩症状,病人高烧不退,身体呈青紫色,呼吸短促,全身疼痛,本来这个病人在别的医院治疗,已经进入高危状态,医生建议病人进行插管治疗,或者就干脆就不治了。插管治疗其实就是最后的挣扎了,家属不甘心,便输着氧气将人送到了华夏中医院,试图寻找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风瑾见状,过去抓起病人的手腕进行把脉,把完双手,又去把双脚的脉搏,最后又把了颈脖处的人迎脉,这才回头对护士说:“去药房找几片人参过来,年份长一点、品质好一点的。”护士闻言赶紧去了。

    风瑾掏出随身携带的银针,直接在病人身上扎了下去。几分钟后,护士带来了人参,风瑾示意她将人参放到病人嘴里含着。这才开始开方子。

    风瑾写完方子,汪医生拿去看了一下,顿时有些受惊吓的样子,但是没有当着病人和记者的面问出来。汪医生这么惊讶,是因为药方里有一味附片,药量高达200克,另外则是干姜、甘草和人参,剂量都要轻不少,也就是说,这药方主要就是附片为主。而学中医的人都知道,附片是有毒 xi_ng 的,病人已经快不行了,风瑾居然还敢下这么重的药。

    开完这个药方,风瑾又另外开了一个药方,两个药方用法不同,并交代了药方的服用方法,附片那个是研粉服用的,后面那个则是熬水服用的。

    记者感觉是十分敏锐的,马上就察觉到了看点,等处理好病人,他就追上去问汪医生:“汪医生,我刚才看见你对药方有些意外的样子,是药方有什么不对吗?”

    汪医生看看风瑾, y_u 言又止,风瑾说:“没事,你说吧。”

    汪医生说:“小风医生下的附片剂量比我想的要重,因为附片是有毒的。”

    风瑾解释说:“附片虽然有毒,但它的作用是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病人情况已经非常危机,如果用的剂量太轻,就如同隔靴搔痒,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必须要大剂量才有效。”

    果然,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