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节(1/2)
是硝烟战火的开端。一个月前,各地边疆祸乱四起。平南王南宫氏,从先代便动了谋反之心,精心筹备数十年,终于大举起兵,与外戚异族勾结,进犯中原疆土。一月之内,从南疆的山峦到东海的堤岸,纷纷被卷入铁蹄兵戈之中。
段长涯一路行往临安,途中所遇尽是逃难的人群,与他的方向截然相反。
有好心人停下脚步,告诫他说:“如今江南一带海战不断,叛军攻势正盛,眼看几座码头接连失守,你若是惜命,还是不要去的好。”
段长涯酬谢了过路人的好意,但仍旧逆着人流,向东而行。
他一向言而有信,既然许下了承诺,便一定要兑现。
为了寻到当年血衣案死者的埋骨处,他在城中四处辗转,竭力打听,终于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寻到城郊的槿园。
槿园坐落于一座不起眼的山坡上,本来没有名字,因为十年前闹出蹊跷的命案,传言中冤鬼盘踞,故而鲜少有人靠近,逝者都是花街柳巷的风尘女子,在世间少有亲朋,久而久之,坟冢几乎被杂草覆盖,荒芜萧条,的确显露出阴森之气,更加令人望而却步。
然而,一月前,传闻山间忽有槿花开放,香气四溢,在这兵荒马乱的时节,实数罕见的异事,花香虽淡,却在一朝一夕间驱散了邪气,所以开花的地方便被附近的住民冠以槿园的名号。
槿园没有院墙,也没有大门,只有半山腰矗着一间朴素的茅草屋,从远处隐约能窥见屋檐一角。
山路蜿蜒曲折,无法驭马,段长涯只能将坐骑拴在山脚下的树桩上。他给马儿喂过草料,刚转过身,便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由远及近,对他招手致意。
来人披着御寒的鹤氅,立于秋风中,是晏月华。
段长涯不禁露出诧色,奇道:“晏庄主怎会身在此处?”
晏月华答道:“放心,我不是来找你的麻烦,我不过是碰巧带着千帆来求医罢了。”
“求医?”
“你不知道么?槿园里住着一位年少有为、侠义心肠的神医,这半山腰的几株槿花,也是他亲手栽种的。”
段长涯露出恍悟之色,点点头,又问道:“千帆可有苏醒的迹象?”
晏月华脸色一沉,低低叹了一声,道:“暂时还没有,他受的伤太重,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万幸,若要恢复昔日的活力,谈何容易。不过经由小神医的照料,他的脉相确实比前些时候更稳了,还需要一些时日继续康复。”
段长涯问道:“敢问还要多久?”
晏月华将视线投向远处的山峦,淡淡道:“谁也说不清楚。许是一天,许是十年,我都可以等。”
山峦镇静渺远,浮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中,像是被人间驱不尽的悲欢离合所缠绕,依旧岿然如初,不倾不移。
段长涯敛正神色,道:“相信他一定会有苏醒的一日。”
晏月华露出淡淡的笑容,颊上的细纹被笑意扯开,使他看起来比从前年轻了许多,也温和了许多。他凝着段长涯,道:“敢问你又是为何而来?”
段长涯道:“我来看望一位故人。”
“是枫公子么?”
听到这个名字,段长涯心中不禁一悸,仿佛那几个音节之上缀了钩子,准确无误地勾起他的心魂,叫他全无还手之力。
但就算心魄悬在空中,他依旧没有把痛苦写在脸上,他只是眨了眨眼,道:“不错,在分别之前,我曾答应过他,要折一枝花,送到他的坟前。”
“原来如此,”晏月华先是点头,但很快又摇头道,“那么你或许要失望了。”
*
段长涯走在山路上。
脚下的小径蜿蜒曲折,仿佛没有尽头似的,半山腰的屋檐像是长了腿,不停从他面前逃离。明明从梓州到临安,已经跨过数千里的距离,偏偏这最后一段路程,却怎么也走不完。
人的感官是会说谎的,最近段长涯时常体会到这一点。他在梓州浴血奋战,度过了将近整月,
段长涯一路行往临安,途中所遇尽是逃难的人群,与他的方向截然相反。
有好心人停下脚步,告诫他说:“如今江南一带海战不断,叛军攻势正盛,眼看几座码头接连失守,你若是惜命,还是不要去的好。”
段长涯酬谢了过路人的好意,但仍旧逆着人流,向东而行。
他一向言而有信,既然许下了承诺,便一定要兑现。
为了寻到当年血衣案死者的埋骨处,他在城中四处辗转,竭力打听,终于在好心人的指引下,寻到城郊的槿园。
槿园坐落于一座不起眼的山坡上,本来没有名字,因为十年前闹出蹊跷的命案,传言中冤鬼盘踞,故而鲜少有人靠近,逝者都是花街柳巷的风尘女子,在世间少有亲朋,久而久之,坟冢几乎被杂草覆盖,荒芜萧条,的确显露出阴森之气,更加令人望而却步。
然而,一月前,传闻山间忽有槿花开放,香气四溢,在这兵荒马乱的时节,实数罕见的异事,花香虽淡,却在一朝一夕间驱散了邪气,所以开花的地方便被附近的住民冠以槿园的名号。
槿园没有院墙,也没有大门,只有半山腰矗着一间朴素的茅草屋,从远处隐约能窥见屋檐一角。
山路蜿蜒曲折,无法驭马,段长涯只能将坐骑拴在山脚下的树桩上。他给马儿喂过草料,刚转过身,便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由远及近,对他招手致意。
来人披着御寒的鹤氅,立于秋风中,是晏月华。
段长涯不禁露出诧色,奇道:“晏庄主怎会身在此处?”
晏月华答道:“放心,我不是来找你的麻烦,我不过是碰巧带着千帆来求医罢了。”
“求医?”
“你不知道么?槿园里住着一位年少有为、侠义心肠的神医,这半山腰的几株槿花,也是他亲手栽种的。”
段长涯露出恍悟之色,点点头,又问道:“千帆可有苏醒的迹象?”
晏月华脸色一沉,低低叹了一声,道:“暂时还没有,他受的伤太重,能捡回一条命已是万幸,若要恢复昔日的活力,谈何容易。不过经由小神医的照料,他的脉相确实比前些时候更稳了,还需要一些时日继续康复。”
段长涯问道:“敢问还要多久?”
晏月华将视线投向远处的山峦,淡淡道:“谁也说不清楚。许是一天,许是十年,我都可以等。”
山峦镇静渺远,浮在一层淡淡的薄雾中,像是被人间驱不尽的悲欢离合所缠绕,依旧岿然如初,不倾不移。
段长涯敛正神色,道:“相信他一定会有苏醒的一日。”
晏月华露出淡淡的笑容,颊上的细纹被笑意扯开,使他看起来比从前年轻了许多,也温和了许多。他凝着段长涯,道:“敢问你又是为何而来?”
段长涯道:“我来看望一位故人。”
“是枫公子么?”
听到这个名字,段长涯心中不禁一悸,仿佛那几个音节之上缀了钩子,准确无误地勾起他的心魂,叫他全无还手之力。
但就算心魄悬在空中,他依旧没有把痛苦写在脸上,他只是眨了眨眼,道:“不错,在分别之前,我曾答应过他,要折一枝花,送到他的坟前。”
“原来如此,”晏月华先是点头,但很快又摇头道,“那么你或许要失望了。”
*
段长涯走在山路上。
脚下的小径蜿蜒曲折,仿佛没有尽头似的,半山腰的屋檐像是长了腿,不停从他面前逃离。明明从梓州到临安,已经跨过数千里的距离,偏偏这最后一段路程,却怎么也走不完。
人的感官是会说谎的,最近段长涯时常体会到这一点。他在梓州浴血奋战,度过了将近整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