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1/2)
更久一些……
好让他,拂去那些茫然失措,牵住那双紧张汗湿的手……
李成恒一直抱着他,甚至连魏放帮他做好了清理都不曾发觉,只当怀里人无意识的颤动时,才分出了注意力,拂开他额间凌乱濡湿的发,不时轻抚起伏微弱的 X_io_ng 口。
满殿里都是摇曳的烛火,将每个角落都照得有如白昼,此时已是更漏将尽,薄薄的光亮,便透过窗格,一点一点,映进来,与烛光融在一处。
“皇上……”
仿若失神一般,李成恒转头去看魏放抱在手中的孩子,轻轻吻上榻上的人:“先生……我们都会好好的……”
“他……”
“他会好起来……”打断了魏放的犹豫,李成恒只是笑了笑:“一定会……”
榻上的人眉目如画,沉稳而平淡。李成恒伸手覆上他阖着的眼,低低喊了一声:“魏放,帮我一个忙……”
琼王处斩,永恩帝告宗庙,宣告将池州收归辖下,永不设藩。京中官员和地方要镇守军的调换,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方慕远和徐卓宇,倒像是棋逢对手,一文一武,俨然一时之选。
而中宫即将诞育皇子的消息,冲去了琼王叛乱的 Yi-n 影,更是显得朝廷内外一团欣喜和乐。连清静了许久,只有两位主人的后宫,都开始有命妇频繁出入。
辰辉阁临近奉光殿,几日来竟也能听到车马辚辚的声音,好几次都惹得李成恒的奏折看到一半便丢下,却不知为何并没有阻止。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李成恒活动了一下手腕,为一旁榻上的人整理好被子,似是有些疑惑,终于点了点头:“请她进来吧。”
正红宫装的女子素面淡雅,盈盈行了一礼:“臣妾参见皇上……”
“起来吧,”李成恒示意了一下,便有人将她扶起来,到一旁坐下:“有事吗?”
见他全心注视着沉沉昏睡的人,并不避讳她的视线。梁知砚微微笑了笑:“臣妾恭喜皇上喜得麟儿,不知二殿下和公主可好?”
李成恒像是没有什么意外,“嗯”了一声道:“你既已猜到,朕也不必瞒你……他们虽不是你亲生,也愿你以后也能善待他们,否则……”
梁知砚并没有给他机会说完这一句话,她站起来身,微微一福:“陛下多虑了,臣妾来,是想问陛下,那时的话是否还算得数?”
明黄的身影似是一怔,慢慢抬头看了她一眼,这个女子,有着“京城第一才女”的封号,不见得锋芒外露,入宫几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先前的大乱中,却是睿智忠诚,不输男儿。
他自然是知道的,感激的,也暗自想过,将来清攸继位,这“皇太后”的位置,她也能承担得起。可是如今她问他讨要的东西,却是离去。
他回想起大婚时含羞带怯的女孩,想起这个女子总是在初一十五,安静地等待,他来或是他走,也并不十分动容。些许微笑,些许失落。
他曾允过她,若有一日想要离开,尽可来找他。许多她理应得到的,他从很久以前,就给了别人。
那便去吧,这些高高的位置上,总是有太多无奈。她既然要走,他当然要允。
月夜下,秀雅的脸庞似乎染了一层光,淡淡的白,盛装的女子还在等着他的回答,李成恒轻笑:“天子一言,重逾九鼎。朕可不想被先生责骂失信……”
“谢陛下隆恩。”
梁知砚低了身子拜下去,再站起来时已经一脸释然,天下间最尊贵的女子又如何?对他而言,终究比不得那人眉间青山,舒展如笑。
“知砚拜别皇上……”
在内宫才当称“陛下”。从此,他便只是她的“皇上”,她的君主。
大尧历192年4月,永恩帝得长女李清悦,次子李清祈,然生母不详。同月,孝贤皇后梁氏难产,薨,归葬于望陵。
甚至没有等到孩子满月,李成恒已经为他们赐名,郑重地祭
好让他,拂去那些茫然失措,牵住那双紧张汗湿的手……
李成恒一直抱着他,甚至连魏放帮他做好了清理都不曾发觉,只当怀里人无意识的颤动时,才分出了注意力,拂开他额间凌乱濡湿的发,不时轻抚起伏微弱的 X_io_ng 口。
满殿里都是摇曳的烛火,将每个角落都照得有如白昼,此时已是更漏将尽,薄薄的光亮,便透过窗格,一点一点,映进来,与烛光融在一处。
“皇上……”
仿若失神一般,李成恒转头去看魏放抱在手中的孩子,轻轻吻上榻上的人:“先生……我们都会好好的……”
“他……”
“他会好起来……”打断了魏放的犹豫,李成恒只是笑了笑:“一定会……”
榻上的人眉目如画,沉稳而平淡。李成恒伸手覆上他阖着的眼,低低喊了一声:“魏放,帮我一个忙……”
琼王处斩,永恩帝告宗庙,宣告将池州收归辖下,永不设藩。京中官员和地方要镇守军的调换,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方慕远和徐卓宇,倒像是棋逢对手,一文一武,俨然一时之选。
而中宫即将诞育皇子的消息,冲去了琼王叛乱的 Yi-n 影,更是显得朝廷内外一团欣喜和乐。连清静了许久,只有两位主人的后宫,都开始有命妇频繁出入。
辰辉阁临近奉光殿,几日来竟也能听到车马辚辚的声音,好几次都惹得李成恒的奏折看到一半便丢下,却不知为何并没有阻止。
“陛下,皇后娘娘求见。”
李成恒活动了一下手腕,为一旁榻上的人整理好被子,似是有些疑惑,终于点了点头:“请她进来吧。”
正红宫装的女子素面淡雅,盈盈行了一礼:“臣妾参见皇上……”
“起来吧,”李成恒示意了一下,便有人将她扶起来,到一旁坐下:“有事吗?”
见他全心注视着沉沉昏睡的人,并不避讳她的视线。梁知砚微微笑了笑:“臣妾恭喜皇上喜得麟儿,不知二殿下和公主可好?”
李成恒像是没有什么意外,“嗯”了一声道:“你既已猜到,朕也不必瞒你……他们虽不是你亲生,也愿你以后也能善待他们,否则……”
梁知砚并没有给他机会说完这一句话,她站起来身,微微一福:“陛下多虑了,臣妾来,是想问陛下,那时的话是否还算得数?”
明黄的身影似是一怔,慢慢抬头看了她一眼,这个女子,有着“京城第一才女”的封号,不见得锋芒外露,入宫几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先前的大乱中,却是睿智忠诚,不输男儿。
他自然是知道的,感激的,也暗自想过,将来清攸继位,这“皇太后”的位置,她也能承担得起。可是如今她问他讨要的东西,却是离去。
他回想起大婚时含羞带怯的女孩,想起这个女子总是在初一十五,安静地等待,他来或是他走,也并不十分动容。些许微笑,些许失落。
他曾允过她,若有一日想要离开,尽可来找他。许多她理应得到的,他从很久以前,就给了别人。
那便去吧,这些高高的位置上,总是有太多无奈。她既然要走,他当然要允。
月夜下,秀雅的脸庞似乎染了一层光,淡淡的白,盛装的女子还在等着他的回答,李成恒轻笑:“天子一言,重逾九鼎。朕可不想被先生责骂失信……”
“谢陛下隆恩。”
梁知砚低了身子拜下去,再站起来时已经一脸释然,天下间最尊贵的女子又如何?对他而言,终究比不得那人眉间青山,舒展如笑。
“知砚拜别皇上……”
在内宫才当称“陛下”。从此,他便只是她的“皇上”,她的君主。
大尧历192年4月,永恩帝得长女李清悦,次子李清祈,然生母不详。同月,孝贤皇后梁氏难产,薨,归葬于望陵。
甚至没有等到孩子满月,李成恒已经为他们赐名,郑重地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