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狐大人听过吗?这位便是。”

    士兵丙长吸一口气,恍然大悟。

    笑面狐白大人,京城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朝堂上除了几个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的爷之外,最为风光的就是左右二丞相。

    丞相之下,便是六部。

    左丞相末之和右丞相孟则各自拥有自己的拥护者,在朝堂上形成了两大水火不容的势力。

    其中六部中的吏部户部刑部中顶事儿的基本都是左丞相末之的学生,所以自然是拥护左丞相。

    剩下的兵部礼部工部中大部分都是右丞相孟则的人,所以一心维护右丞相。

    两边整日里在朝堂上明争暗斗不说,私底下也是一个个的攒足了劲儿的打压对方阵营。

    左丞相阵营里,年轻人多,爱出风头,做事张扬,比如身为吏部尚书的白玉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右丞相里的人,多为稳重的中年,相比较于年仅二十一便坐上了尚书之位的白玉辉而言,就显得各方便都有些平平无奇。

    这位吏部尚书,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半年前,揭发了兵部尚书贪污受贿,在朝堂上直接将一本本罪证陈列于皇上面前不说,还搜罗来了几个石锤的人证,将兵部尚书一击毙命。

    没出一个月,兵部尚书便斩首于菜市口。

    据闻那日行刑,白尚书还亲自到场,同将死的兵部尚书密谈了几句。

    不知道怎么刺激到了兵部尚书,被绳子捆得严实的兵部尚书竟然提着一口怒气,用头撞向了几步开外摇扇轻笑的白尚书,围观的人惊得一身冷汗。只见白尚书不急不忙的收好扇子,一个侧身,让这一撞扑了个空,兵部尚书直接撞到斩头台的石牙子。

    还未行刑,兵部尚书已经是满脸鲜血,甚为吓人。

    始作俑者白尚书单手拂去衣摆上被溅上的血珠子,嘴角笑意更加灿烂:“大人,一路走好。”

    一拱手,兵部尚书人头落地。

    那颗血腥的人头滚到白玉辉脚边,白玉辉还蹲下来细心的将他的眼睛合上,脸上自始至终挂着浅浅的笑意,让人看得不寒而栗。

    笑面狐狸的绰号不是白叫的。

    兵部尚书是右丞相的人,损失了一员猛将,朝堂上势力的天平自然是稍稍倾斜了一些。

    次日,白玉辉上朝的时候,甚至感觉到了右丞相的那双横眉冷对的眼刀子,想要把自己活剐了。

    但是,他依旧淡淡的笑着,好像昨日那颗血淋淋的头颅并不曾滚到脚下一般。

    很快,朝廷又指派了新的兵部尚书,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子,他原本是兵部的一个掌事,准备年底就可以告老还乡,没成想还能碰到这么一出,让自己的官场生涯还迎来了人生的小巅峰。高兴之余,多饮了几杯,将几十年的旧疾一并引了出来,整日里不是在喝药,就是在请郎中,兵部一摊子自此陷入混乱。

    左丞相瞅准时机,准备安排一个自己人进入兵部,接替之前的掌事一职,算是给右丞相的眼睛里,扎一颗要命的钉子。

    右丞相自然是不允的。

    两边展开了这许久的拉锯战,直至今日,那个兵部掌事一位,依然空悬。

    皇帝知道两位丞相的心思,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偏袒任何一方,只能睁只眼闭着眼,看着两边互相较劲。

    好在今儿早朝,这个掌事一位,终于是有了些许眉目。

    出来举荐的是皇帝的亲舅舅,安平候,他举荐的这个人,是从地方上一级一级推举上来的,走的是正规路子,无功无过,不偏不倚,既不是左丞相的门客,也不是右丞相的学生,皇帝听了很满意,当即拍板决定,让这位终止了两方割据战的神人速速来京述职。

    白玉辉今儿没有上朝,自然是没有听到这个消息。

    此时的他正在城外的一处荒山,背手站在寒风刺骨的山头,看着渺小的京城,内心感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