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口:“呵,好家伙,够劲,不是本地产的吧——老哥眼拙了不是,我哪是什么娃娃家了,闺女都十多岁了。”

    当他一个人默无声息地坐在那里的时候,就像是个静止而华贵的雕像,寂寂地走过流光,深处不同的空间里,这些人本来也都是不认识临时凑在一起的,但是半天都没人敢去打扰他,感觉虽然不是什么穿金戴银的富家公子,举手投足却都带了一点不经意的优雅,一看便是大户人家里出来的,和普通行商百姓们是不一样的。

    直到他一笑一言,人们才注意到,他身上有种懒洋洋的落拓气,那股子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倒真的不像他长得那样年轻了,反而有些类似那跑惯了江湖、看尽了年头的浪客。

    他的皱纹原来不是长在眼角,而是在瞳孔里面。

    “那是,这是老北边捎过来的正宗的烧刀子,” 中年人颇有些得以,随后问道,“等人?”萍水相逢的人不需要互通姓名,只是注定有那么一点缘分,能刚好拼成一桌,聊解寂寞。

    “家里的两个丫头,不知道跑到哪疯去了,下雨了还不回来。”冉清桓说道,“若不是腿脚不大爽利,早跟了她们去了,真不叫人省心。”

    “小孩子么,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哪就长大了,”旁边一个老人笑笑,点起一袋旱烟,有一口没一口地抽着,他的牙齿已经被熏得发黄了,冲冉清桓举了举烟袋锅子,“来一口不?我瞧你这腿有日子了,旱烟是好东西,驱寒。”

    “这可不会。”冉清桓笑着摆摆手。

    老人没再让,眯起眼睛狠狠地吸了一口,再慢悠悠地把白烟吐出来,这才说道:“南宁这镇上你不用担心,摆摊的都有棚子,就是防着下雨,在谁家躲躲就过去了,这雨下不了多长时间,一会就停了。”

    “停是停了,可过不了几刻又开始,俺们哥几个都耽搁了好几天了,咳!”一个紫红脸色的汉子操着明显的北方口音插了一句,“再不行顶着雨也走了,可不能误了东家日子。”

    “都说是阳春三月,也没看见这么下雨的。”冉清桓叹了口气,说起这个,他比谁的怨念都深。

    “可不么?邪行!”老人感叹了一句,又回头问他道:“后生,哪去?”

    “泾阳,”冉清桓道,“走个亲戚,琢磨着趁着梅雨前把人情都还上赶紧走,谁知道这等着咱们呢。”

    “泾阳哟……”人群里面发出一声意蕴丰富的感叹,冉清桓立刻听出了文章,开口问道:“怎么?”

    “泾阳可不好走。”老人吧嗒了一口烟袋锅子,“我看哪,你们还是明年再来吧。”

    冉清桓挑挑眉,不明所以。

    “你们后生不耕不种地不晓得嘞,”老人把头扭到了窗外,有点感慨地慢吞吞地说道,“今年这叫做早汛,晓得啥叫早汛不?”他似乎没有指望冉清桓回答,便自顾自地说下去道,“早汛就是跟现在似的,春天早早的就下起雨来,连天不停,老人家都知道,这是河神爷爷要发威了,我瞅着,今年蓼河水哪,悬!”

    “这年景眼看不好。”中年男人附和着,摇摇头。

    冉清桓沉默下来。

    “俺说句话,瞎说,老少爷们儿瞎听,”北方汉子咂咂嘴,“前些日子打从东家那边听来的,俺们东家上面有人,知道得可多的呢。”

    “什么事啊?”神秘兮兮的语气立刻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汉子像是很满意一样,故意拖拖拉拉又是喝酒润喉又是清嗓子,直到他自家兄弟不耐烦地给了他一肘子,这才压低了声音道:“今年河神爷爷不发威都不行,地方儿上的人把人家得罪了。”

    “什么话?”老人斜了他一眼,“瞎说八道,人家不好过你就高兴了啊?要是今年年景不好,粮食不够吃,哪就是一个地方的事了?”

    “俺还没说完呢!”汉子不乐意了,接着道,“是真事儿,听说京里来了个什么大人要视察,不能叫上边挑出毛病来,连河神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