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礼。

    世子跟世子妃只带了他们的长子赵修,字希文跟长媳赵孙氏夫妻俩,以及他们的长子赵海,二十个常随,五十挂大车,两百个亲卫,以及一些丫鬟老妈子的,浩浩荡荡上千人马,往北开拔。

    全王府的人都在羡慕嫉妒恨啊!

    尤其是三少奶奶,她本来是想去的,为了这事儿,她足足拍了世子妃半个月的马屁,每天早出晚归,去春院各种献殷勤。

    结果人家世子妃根本没考虑带她!

    等人都走了,三少奶奶气的摔了不少东西。

    三少爷也羞愤的跑去了军营,这个家真是待不下去了!

    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仁河不太清楚,也清楚不起来,他只是个四岁半的娃娃而已。

    不过,渣爹立秋之后就又回到了王府,估计军中也不太顺遂,或者说,他的工作能力有限吧,自己老婆丢人,他也没办法换个老婆。

    但是渣爹对嫡母依然冷淡,对他倒是一如既往的喜欢。

    不仅亲自教导他读书,还给他拿了一摞他自己写的字帖。

    “爹爹,这是什么?”赵仁河是真的不认识这些东西,这个时候,他四岁小孩子的皮,就有了用处,不懂就问啊。

    “这是描红。”赵希伊抱着儿子耐心细致的道:“教你练习写字用的东西。”

    这就是描红啊?

    赵仁河瞪大了双眼。

    苗红的意思就是儿童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古代有“先描红,后临帖”的说法。

    这是古代的儿童初学毛笔字时,在一种印有红色楷字的习字纸上摹写。

    叫描红。

    眼前的东西看着有点旧,这是渣爹早就写好了的东西,但是……应该是有什么原因,没用上!

    现在拿出来给他用。

    描红这种古代传统的习字法,是指在印有红色字或空心红字的纸上摹写,是初学写字的最好训练方法之一。

    等到练习毛笔字时,是红色的字,每隔一页都是红色的标准楷体字,上面一张薄薄的透明纸,练习书法者描那个红字,叫描红,现在基本上少了。

    而且这里用的也不是楷体,而是类似于馆阁体。

    馆阁体指流行于馆阁中的力求典雅庄重的文体。

    正确的说,馆阁,指掌管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的官署,此种机构始于宋代,明、清两代翰林院亦称馆阁。

    稍微有点差别,但是赵仁河别的就看不出来了。

    不过是仗着自己小,不懂就问:“爹爹,这是什么?是字么?怎么跟奶娘给我看的书上的字,长得不一样啊?”

    “字不是自己长的,是写出来的。”赵希伊笑了笑:“这个啊,叫台阁体。”

    赵仁河听了这话,脸上一脸懵懂,但是心里却是一惊。

    难道不是馆阁体吗?

    他记得馆阁体的啊?

    “明代初期,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两代帝王,由于个人喜好,他们都曾大力提倡书法,一时帖学大盛。成祖下诏求海内擅书之士,邀集于翰林院,倍加恩宠。明代开科选士时,皆用楷书答试卷,务求工整。字写得欠佳者,即使满腹经纶,也会名落孙山。”这个时候,渣爹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他是正儿八经科举取士的,是考中了进士的人!

    所以他更知道科举的内幕:“这个习惯被沿用至今,读书人写字,惟求端正拘恭,横平竖直,整整齐齐,写得像木版印刷体一样,尤其是公文,务必如此书写,不然会被人笑话。”

    赵仁河明白了,这是形成了明代的台阁书体,称“台阁体”。

    大概是跟馆阁体差不多的意思,反正都是正式行文所需要用到的东西。

    “台阁啊,本来是指的尚书,因为尚书台在宫廷建筑之内,故有此称唿。”赵希伊一脸的向往神色:“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