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

    “头一级考试啊,就像你这样的考试者全部统称为童生,你可别以为去考试的都是些跟你一样的孩童,其中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仍不在少数,中壮年者更是为数不少,更有甚者穷其一身,一辈子都没有考上秀才这一行列。没有跨过童生这道门槛也大有人在,并不像台上演的戏曲那样,读书人就是秀才,落难秀才中状元,好象考个状元是一件非常轻松的游戏一样。”赵清倒是有大哥的样子:“你啊,读书上用心,别总是贪玩,不然时光虚度,别到老了还是个童生!”

    这话说的就有些恶毒了,哪儿有不盼着小孩子未来光明的呢?还老童生?

    倒是同桌的一个堂兄弟,看赵仁河小,就跟他聊天,告诉他,科举的一些情况。

    一榜,就三个人,状元,榜眼和探花,也叫三甲;二榜,也叫两榜进士,若干名;三榜呢,就是最后头的那一榜,均叫同进士,一般就是“赐同进士出身”了,俗话说得好,同进士,如夫人。

    说明最后一榜没什么学问,吊车尾不受,还不太受人待见。

    如果某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那大哥哥连中三元呗?”赵仁河高兴地装小孩儿,好似不在意刚才大哥对他的恶毒诅咒:“这样的话,以后我就叫他三元哥哥,啊哈哈哈……。”

    大过年的,他说这种吉利话,也没人跟他生气,赵清脸色好了一些:“只要能考过,三元不三元的再说吧。”

    其实他没什么把握,这些年放松了许多,先生也换了几个,并没有精研过学问,何况,整日在家待着,母亲溺爱,父亲宠爱,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压力,跟旁人不太熟悉,总带着世家子的傲气,这南边沿海地区哪有能跟平南王府平起平坐的世家?

    “大哥努力,肯定能行。”赵仁河乐呵呵的吃着年夜饭:“以后才会给我们娶回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嫂子,呵呵呵……很快我就会有小侄子啦!”

    “你这小家伙儿,想得太远了。”赵清终于给了赵仁河一个好脸色:“给你一块清蒸鲍鱼,好好的吃吧。”

    “哦,谢谢清大哥哥。”但愿你能以清大的分数,考个秀才回来。

    说完就低头吃鲍鱼,也可真是纯野生的鲍鱼,而且个头还很大,吃起来贼拉的香啊。

    吃过了年夜饭,第二天开始拜年,赵仁河这一辈是最小的,所以只领红包,没有发红包。

    而且他最小,去其他四房拜年的时候,也都是领红包,加上赵仁河读书了,在大人看来,就该懂礼仪了,赵仁河人小是不假,但是他嘴甜啊,这是守孝之后的第一个年,赵希伊带着三个儿子出来会客,当然,嫡庶有别,加上赵仁河还小,所以出门会客的事情,不会带他。

    只是在人前出现的三房三爷,十一岁的年纪,小少年一枚,加上他彬彬有礼,一看就是一个好孩子。

    又没有庶子的畏畏缩缩,不少人喜欢,给他的见面礼都很名贵。

    每日晚间,赵仁河最爱的事情,就是坐在自己的床上,数别人送他的见面礼,红包。

    不少人不会给他这么小的孩子什么玉佩啊,手串的,都给的荷包,可爱的荷包里装着的都是金豆子,金锞子,小银元宝之类的东西,他就爱这个。

    也有人给他的是玉雕的福豆,那个少见,且“黄金有价玉无价”,给玉石饰品的人,比给黄金白银的人,礼物可要贵多了。

    赵仁河每天就盼着见客,有钱拿啊!

    但是三太太马静却每天生气,皆因庶子被老爷带出去见客,她都不知道,还是二儿子跟她说,寒露居的三弟,被父亲带出来见客了。

    搞得她不得不带着自己的女儿,以及两个已经十岁了的庶女出来见客。

    庶女的教导她都不上心的,结果现在带出来见客,给她丢人现眼了!

    江湖就吃过咸鱼茄子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