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那我怎么办?”

    “你若是想独立出来,成家立业是必须的。”孙应嘉却摸着下巴道:“不如顺势而为,反正你可以用读书作为借口,不回去住,实在不行,等你能出来了,再和离也成,给她找个合适的男人,你又不碰她,将来再嫁,对方的男人也不会介意这个。”

    又不是二手货,那是个黄花大闺女。

    他们还没商量出个结果,第二天就有人找上门来了,渣爹让他回去。

    赵仁河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的回到了王府,结果就是那边已经交换完了庚帖,六礼都走完了!

    “这么快?”赵仁河吃惊不小,这都快赶上火车提速,深圳速度了。

    “不快了。”赵希伊笑呵呵的道:“今天叫你来是说一说,分家的事情。”

    “分家?”赵仁河更傻眼了:“家里祖父母都在,您二老也在,我娘更在,分什么家?”

    古代讲究“父母在不分家”,看看原来的王府,拥挤的不得了,都没说分家的事情。

    等到父母不在了,才提起分家。

    何况,赵仁河的身份尴尬。

    一般来说,当家主母大多会将家产逐渐转化为祭田,祭田为嫡长子所继承,便可确保大部份的财产都落到了自个长子手上,再做点帐,或将家产以聘礼的方式到女方家转一圈,再以嫁妆的方式回来,以后这女方的嫁妆,自然是归自己的孩子继承。

    剩余的家产这才分给其他儿子,再加上默认的嫡七庶三的规矩,如此一来,庶子分到手的自然少的可怜。

    但是现在三房还在平南王府里住着,吃用都是走的王府公账,三房的私产能有多少呢?

    何况赵仁河还是一个庶子。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的岳家这么要求的,为了这门亲事,为父答应他们,定了亲就分家,免得你媳妇儿进门来还要立规矩。”赵希伊说这话的时候,连个停顿都没有,要说不是事先排练过,都没人信。

    “可……我娘呢?”赵仁河突然开口:“我要带着我娘!”

    “可以。”赵希伊竟然答应了:“你娘就你一个孩子,自然是要跟你一起过,但你要孝顺她,你媳妇儿也不用去给你娘立规矩,毕竟你娘是如夫人,非正室。”

    “这个孩儿明白。”只要能带着亲娘远走高飞,赵仁河不在乎什么立规矩不立规矩的,何况,这个时代的婆婆与儿媳妇的相处真的让赵仁河无语。

    儿媳妇要像大丫鬟一样对待婆母,端茶倒水,盛饭舀汤。

    就差真的当大丫鬟使了,而婆母管这个叫“立规矩”,听亲娘说,大嫂二嫂过的就是这样的日子。

    赵仁河也终于知道,那句“多年的媳妇儿熬成婆”是个什么意思了。

    一代代的这么折腾下来,后院的女子们都快憋成变、态了!

    “你知道就好。”赵希伊拍了拍手,有人请了赵仁清跟赵仁泽过来,哥俩儿明显恭候多时了。

    因为是庶子,所以赵仁河分到的家产有限。

    在赵家镇上,有一个三进带四个跨院的宅子,算是很大了吧?实际上,因为是建在镇子的外围,地方可劲儿的划拉,建多大都成!

    反正整个赵家镇,都是平南王府的族地,只要平南王府同意了,能盖多大的房子,就盖多大的房子。

    没人会去管你。

    何况,那四进的宅子是正儿八经的样子,但是四个跨院什么样,就不一定了。

    这里头的猫腻,赵仁河心里清楚,但是却无法反驳。

    “你也成家了,心里也该有个数。”看着眼前这个乖巧的儿子,三老爷其实心里是舍不得的,这个儿子什么都好,聪明,读书好,学习上进,长的又乖巧可爱,可惜,是个庶出。

    要是嫡出,他说什么也会护着他,给他最好的培养,将来说不定这一房,就是他顶门立户了。

    可是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