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有一个男丁之外,剩下成亲出生的都是女孩子。

    没有男孩儿!

    虽然他们不缺女人,但是有点缺儿子啊,尤其是嫡支一脉,一概是单传。

    也就父王这里有两个儿子,往上数,父王就是单传。

    到了他儿子是单传,孙子还是唯一的男丁。

    平南王妃却开口:“他能把小河分家出去,我们也能把他,分出去。”

    “啊?”平南王世子有些惊讶了:“可……父母在,不分家,这……?”

    “他跟他那媳妇儿也在,不也分了家了吗?”平南王妃恨的是老三坏了他们家的打算,要是老三没有做得那么绝,赵仁河这小子,也不会摆脱平南王府的束缚。

    连带着他那亲生的母亲,都出了平南王府。

    可拿捏的人跟事务,一个都没有了。

    第233章 闭门守妻孝

    早不显露聪明才智,晚不显露那点子能耐,却在分家,断亲之后,人家就跟九殿下牵扯上了,他那个媳妇儿算什么?远嫁过来就说明高家放弃了这个嫡长女,远嫁只不过是眼不见心不烦而已,何况承恩公府也不会想要一个嫁不出去的嫡长女,那日后让她之下的女孩子们怎么办?

    结果远嫁过来,水土不服的情况下又怀了孩子,保养得太好,生的时候艰难,孩子下来了,人也完蛋了。

    早知道,何必非得要撇清关系,人都死了,再给小河娶一房续弦,不就得了?

    平南王妃在意的是赵仁河那“炸药包”的点子。

    要是给了儿子,儿子这世子之位已经稳当了,就差军功了,再有这么一个功劳在身上,铁板钉钉的会继承“平南王”的爵位。

    不会让朝廷有借口削减爵位的等级。

    “世袭罔替”是说着好听,可谁会真的相信,朝廷每一代都会封“平南王”啊。

    万一找个借口,就给你降成了“平南公”你不也得受着么?

    平南王府在京中和宫里头都有特殊的消息来源,以及各种亲家关系,故而前两代也抓紧机会,立了军功,没有给朝廷借口。

    现在更是如履薄冰。

    “母妃,听说小河要给他媳妇儿守孝三年。”世子妃娘娘却小声的道:“要不,您看看,有谁家合适的女孩子,给他再说一门亲事?”

    果然,在婚事上打主意了。

    “不可能的,他原配刚死不说,这也不是他想要的婚姻,再续弦的话,不会听我们的,那边都几次退了礼物回来,他这是要跟我们划清界限的意思。”

    平南王府就犯愁了,关键是老三干的太利索,现在想把人往回拉,都没有理由。

    只能这么郁闷着。

    赵仁河依礼给妻子守孝,他的这个举动,在同窗圈子里,还赢得了不少人的赞誉。

    第一个赞扬这种精神的就是孔峰。

    唐代以前,女人家的地位还是挺高的,朝廷也允许和离,被休弃只是会遭人耻笑罢了,想再嫁人还是可以的,而且嫁妆丰厚的嫁个好人更有可能。

    但自宋朝开始女子的地位就开始受到限制,尤其在宋明理学兴起之后,各种刻薄的法令简直不要更多。

    以夫为天毫无自己还是轻的,因为丈夫的关系女人死了,丈夫没有责任;反过来的话,女人怎么死都不为过。

    世道彻底进入男尊女卑时代。

    等到了大顺朝,鸿基大帝相对开放一些,不过也只是争取了女人的嫁妆不得被婆家侵吞这一点。

    妻子为丈夫守孝三年,终生不得二嫁的比比皆是,二嫁的少之又少,还会被人诟病。

    而丈夫为妻子守孝一年,是常例,一年之后就能续娶了,守孝三年那就是情深义重,连娘家人都会感到脸上有光,要是终身不娶,简直是凤毛麟角。

    当今圣上为元后守孝三年,不立继后,都被天下赞扬为“痴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