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个白菜,土豆什么的,不用放别的调味料了。

    直接全有了,这让他想起前世有名的一款美食熟酱,而且因为有大酱的关系,大酱是天然的防腐剂啊。

    多放盐,放个一年半载的都不会坏。

    而且这样的咸鱼辣酱还能卖上价格。

    毕竟是过油炸过的鱼干,熟的大酱,可以直接就沾着大葱啊,焯过的冻白菜、萝卜干吃。

    省时省力又好吃。

    配上辣白菜,他就不信,那些关外的小部落们不会趋之若鹜。

    尤其是高丽国!

    赵仁河知道,自从明朝嘉靖年间,就不断地有高丽国的人越境,来到辽东地区生活,可能是逃荒,也有可能是避难,他们不叫自己“高丽人”,而是叫自己“朝鲜人”。

    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些朝鲜人日后就是朝鲜族的祖先。

    定居之地也是一个民族自治地区了。

    可惜啊,遇到了鸿基大帝这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开国皇帝,他是马上皇帝啊,加上当时又是内忧外患的时候,他给边军的命令,就是但凡有人越境,一概击杀,毫不留情!

    不管对方是不是平民百姓。

    那个时候文臣对此是反对的,但是他一意孤行,杀了个血流成河,终于,将整个长白山囊括在内,任何人不敢越雷池一步。

    迄今为止,那些高丽棒子们,都不敢过辽河,连在河上打渔都不敢。

    在前朝的时候,他们奉明太祖圣旨“除高丽国名,遵用朝鲜之号”。

    但是大顺之后,鸿基大帝只准许他们用“高丽国”的名号,而不是“朝鲜”。

    安东王府在东边防范高丽国防范的很严格,打压的他们的国力一直起不来。

    不过高丽国也有一些好东西,高丽参、朱砂、漆器等等。

    辽阳这个地界上,也跟高丽接壤,边界线太长,北边有镇北王,东边有安东王,辽阳这里占个了个中间位置,所以成了个三不管。

    他想着,此地势力空白,是个鸡肋,但是调理好了,不难成为肥美的“鸡排”。

    忙忙碌碌到七月末,赵仁河种植的大白菜都长成了。

    在秋收之前,赵仁河抢先将大白菜收了起来,南边儿也给他运来了大量的海鱼干、小鱼干、各种腌菜用的调料,尤其是辣椒,他这里用的辣椒是甜辣椒,辣味不重,但是红艳艳的好看。

    另外,他又知道了平南王府的消息:这一年扫荡海盗,海福龙他们依然照旧,但是,平南王府的世子,带着他的儿子,以及亲卫们,竟然也跟着出海了。

    对外说是去散心,众人都知道,平南王府这一年来倒霉透顶,从过了年开始,这白灯笼就没拿下去过。

    结果平南王世子赵修,跟他的嫡长子赵海,不幸遇到了海盗,被人给围杀了!

    这个结果,平南王接受不了,当时就昏死了过去。

    赵海的儿子夭折,还有一个女儿,可是这女儿也不能继承王位啊?

    平南王妃病倒了,躺在床上起不来,平南王要不是想着祖宗基业不能丢,恐怕也承受不了这个打击。

    不过,平南王在主持完儿子跟孙子的葬礼之后,将三房,接回了平南王府。

    另外,三房的欠款,也被平南王给还上了。

    赵仁河吧嗒嘴:看来,这王位是要落在三房那渣爹的头上了。

    第293章 附送一点小菜

    哪怕渣爹是庶出,那也是儿子不是?

    总比“绝嗣”要强啊!

    果然,下一封信就说了,平南王将三房重新归拢到了自己的名下,当年分家啊,断亲之类的事情,就当没发生。

    原来,所谓的“断亲书”只是一个形式,当时平南王并没有拿去官府备案,也就是说,并没有“在官家公证”过,因为这样有些丢人,平南王没干。

    这倒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