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经历的事情多了,这孩子就有些变了,他现在都不知道要怎么跟这孩子说,也不知道这个孩子都在想什么。

    但是现在看来,这孩子心思不定是真的,喜怒哀乐不表示出来,但是他还是关心自己这个父皇的,不由得心情大好:“父皇不会挨饿,今天大朝会也有点心给大家吃,实在不行,就提前结束大朝会,开够两个时辰就够了。”

    赵仁河故意不懂的问:“万岁爷,大朝会是干嘛的啊?这么早起来,臣感觉半夜就被人从被窝里挖了出来,一顿折腾啊!这会儿还上眼皮跟下眼皮打架呢。”

    “这大朝会可不简单。”成康帝笑着道:“最早的大朝会,是始于西周的一种礼仪规格最高的朝仪,秦汉直至明,乃至我大顺朝,都历代承袭不衰。”

    《周礼·春官·大宗伯》载:“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这便是对“大朝会”的解释。

    诸侯、百官朝见天子的时辰是早晨,故称之曰“朝”。

    天子接见诸侯、百官的政治目的是“图天下之事”,同时询问地方的治理情况,谓之“图考绩”。

    赵仁河理解了一下,这种活动,类似现在对各级官员的“绩效考核”或曰“目标管理”。

    相当于现在领导干部一年一度的“述职报告”。

    赵仁河这才发现,“述职”一词,合着在西周时便有了哇。

    《孟子》有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可见“大朝会”既是一种礼制,也是天子对诸侯的一种约束。

    现在则改成了过年的时候,看番邦属国进贡奇珍异宝,等到开过了大朝会,就去吃新年宫宴,宫宴过后,便是过了子时,此时乃是大年初一,然后皇帝要“升座”,鼓乐齐鸣,所有人都跪拜,行礼如仪,礼毕后山唿万岁,至此,大朝会连带着新年晚宴才算是完成。

    然后大年初一,放人出宫门,各家过年该怎么庆祝就怎么庆祝。

    所以一般京里头的权贵大官们,是没有在家里过年的时候,他们都是在宫里头过年的!

    “是吗?那您呢?也会出宫去玩儿吗?”赵仁河一脸的好奇:“我们可以出门去逛一逛,那您呢?也去吗?”

    “不许胡说。”李钊低头在吃东西,吃的也是一些抗饿的玩意儿,听赵仁河这样不知道深浅的问话,怕引起他父皇的反感,赶紧出声打断他,并且给他夹了一块清炖牛肉。

    想用牛肉堵住他的嘴。

    “不么,来之前都吃了一嘴的清炖牛肉了。”赵仁河扭头就跟成康帝告状:“早上起来就让我喝汤,吃肉,还不让多喝多吃。”

    “大朝会就是这样,何况是新年的大朝会,今年钊儿回来过年挺好的了。”成康帝感叹了一句:“终于回来啦!”

    李钊吃东西的动作一顿,随后继续低头吃东西。

    赵仁河眼珠子转了转,也吃了几块牛肉:“您也吃点吧,一会儿虽然说您坐着我们站着……。”

    “一会儿你们也坐着,大朝会开的时间长,站着不行,都是有座位的。”成康帝笑着道:“朕虽然坐着,但也很累啊。”

    “那我们耍着您还看着呢。”赵仁河故意的逗他:“是吧?”

    “你这小子,一点都不稳重,还这么促狭。”成康帝被逗得心情大好。

    他心情一好,就带着李钊跟赵仁河一起去上朝了。

    腊八的时候,都是自己人,上朝的时候,大家一度有些发懵,九皇子这强势回归的架势,是要争那把椅子了吗?

    结果整个腊月里,都不见他出门交际应酬,连外家都没有去登门拜访。

    就在大家都放心了的时候,大朝会了,成康帝带着俩人一起进的大殿。

    众人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在外面见不到平南王,在上朝的时候,也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