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了:“这么冷的天,京中百姓如何过得下去?”

    他才想起来关心自己的百姓生活。

    “听说,最近京中女眷们倒是大发善心,正月里的不去串门儿,倒是去做了个什么慈善事业会,每天就帮一帮穷苦人。”魏潇公公对这个慈善事业会还有些耳闻:“不少女眷都有参与,连商贾人家的太太都去凑热闹了。”

    “一群妇道人家,发发善心就行了,能有什么大成就?”成康帝压根就没看上一群女人的事业:“传朕旨意,让户部调集钱粮,赈灾施粥。”

    “是。”魏潇公公也就闭嘴不说了。

    万岁爷这几日心情不好,阴阳怪气的他也不敢真的说什么话刺激他。

    还是另外挑个时间再说吧。

    京中大风雪,谣言满天飞。

    而安东王府,终于迎来了成康帝的圣旨。

    随之而来的还有成康帝给安东王府的赏赐,虽然丰厚但圣旨却毫不客气的将安东王训斥了一顿,要不是安东王看管不严,岂能让高丽人偷渡到大顺的地界上,还差点混淆血脉?

    第472章 血雨腥风

    四方王府很少接到像是有这种带着训斥口吻的圣旨,而且还是关于高丽国的动向和阴谋。

    他们家守着大顺与高丽国边境,说实话,高丽国乖了很多年。

    不乖他们就揍,早就将高丽国那点骨气揍没了。

    谁能想到,他们不声不响的干了这么一件大事?

    也难怪成康帝来圣旨训斥,哪怕只有那么三五句话,可是来的内侍公公可是说了,除夕宫宴的晚上,高丽棒子在内廷是大杀四方,血流成河。

    如今的安东王是个三十来岁的壮年,一听这话脸通红:“是本王这些年太善待他们了,一个个不知道感恩戴德,反而算计我皇血脉,真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内侍公公不解,安东王府的人才告诉他,因为最近高丽国苛政勐于虎,有不少高丽百姓越境到大顺朝边境的荒山野地里栖息,逐渐成为了自然村,他们当然是驱逐的,可是这边驱逐完了,那边等他们走了人再回来,又有几个读书人非得说安东王府不体恤百姓,不发善心等等,反正不是好听的话,搞得安东王也很烦。

    就放任了他们的存在。

    这事儿吧,有挺长时间了,起码不是他这一代安东王才有的,百年之内都存在这样的现象。

    何况这个时候的人成亲早,十五六岁就成亲了,十七八岁就生孩子,基本上二十年就是一代人。

    前任安东王是个耳根子软的人,而这一代的安东王却是个硬气的家伙,早就看不惯那群家伙,想把非我族类的人都赶回去。

    为此,他们对那些偷渡过来的高丽棒子施以重税。

    可他们宁愿交重税也不要回国,气的安东王干瞪眼!

    这次得了成康帝的训斥,安东王这口气憋得是上不来下不去,堂堂安东王的眼珠子都红了:“本王早就看他们不顺眼了,都是那些文人唧唧歪歪,这次本王得了皇上的训斥,本王可不顾什么脸面,谁再来给那些高丽棒子求情,说项,本王就将他们连同全家,全族,都砍了!”

    安东王说的血腥气十足,内侍公公吓了一跳!

    不给内侍公公说话的机会,安东王一甩袖子就走了,留下安东王世子接待这位内侍公公:“公公见谅,父王他这是气狠了,已经出门去点兵点将,这就杀过去,妈的,真以为我们安东王府是吃闲饭的吗?这次不干掉几个高丽棒子的将军,我们安东王府全员吃素!”

    其实这话,说的是高丽;也可以能是代指成康帝。

    要说起来,安东王府也够冤枉的,一时的“被迫”善心,却让皇帝给名正言顺的训斥了一顿,这要是以此为借口,削爵都有可能。

    所以安东王才会如此激动。

    直接表现在,安东王简直是疯狂的抓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