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疲,如果可以真想就这么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不过想想也不可能,他回去之后发现岁羽殿之中除了原本的符渔和岑幼还多了三个宦官,一个年长一些的据说是黄门署长名为常方,他后面跟着两名小宦官名为苗瑞和毕高。

    刘谈瞬间明白这三个人应该就是刘彻派来的,也是主持他殿内事务的人。

    他看了一眼符渔和岑幼,两女看上去果然有些紧张。

    刘谈知道这三个人来了肯定会挤压这两个宫女的生存空间,但皇子本来就不同于后宫妃嫔或者公主。

    常方有一句话说的很对:有他们在,刘谈有什么事情需要人出入宫门也方便些。

    所以他就当成不知道,当即将殿内的事物全交给了常方。

    反正从今晚的观察来看刘彻应该并没有想要杀了他,或者说如果刘彻想要杀他,他洗干净等着就行了,还挣扎个什么劲儿啊。

    常方的到来并不仅仅是让岁羽殿的所有事物都走上了正轨,最主要的是还带来了一个通知:从明天开始他就要去上学了,有且只有一个同学——刘弗陵。

    刘据今晚给他的那杯蜂蜜水可真是太有用了,刘谈心想,要不然听到这个消息,他今晚吃下去的东西恐怕都得埂在胃里消化不下去。

    常方稍微给刘谈介绍了一下,如今教导刘弗陵的是姓董,叫董维。

    听到这个名字,刘谈迟疑了一下才问道:“此人与董仲舒可有渊源?”

    常方微笑说道:“此人正是董仲舒之孙,其父乃是董仲舒次子。”

    刘谈听到常方毫不顾忌的直呼董仲舒其名就知道此时董仲舒应该已经辞官归乡写书去了,基本可以确定现在是公元前一百二十五年之后。

    不过这个判定条件好像也没什么用了,因为按照正常时间线刘据是公元前一百二十八年出生的,他都长到这么大了,时间应该在公元前一百零八年以后。

    不过不管怎么说,请来董家的人为刘弗陵讲解《公羊春秋》也算得上是重视了。

    刘谈又细细询问了一些情况,得知董维此人作风严谨,除了教书之外谨言慎行,就连教书也是仅仅教课本上的内容,是个十分古板的人。

    刘谈听后心想这可不一定是古板,可能是家风,毕竟董仲舒被刘彻折腾了个够呛,到后来都不敢做官了还说什么?

    不得不说常方的存在给他省了很多事情,除开一些在此时应该算得上是常识性的问题不敢问,其他问题都能问常方。

    而当刘谈心满意足躺下睡觉,思索明天上课是表现的驽钝一些好还是玩世不恭一些好的时候,他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他不会写汉隶啊!

    毛笔字他是会的,但他喜欢的是楷体和瘦金体,主要练的也是这两样,现在要重新练习啊,不知道明天上课的时候会不会得到一个不学无术的评价?

    作为一个好学生,自己装差跟真差还是有区别的。

    刘谈带着十分别扭的心情进入了梦乡,然后在梦里写了一晚上的汉隶,导致第二天早上起来他看到文字都觉得脑壳痛。

    脑壳痛也是要去上学的,常方作为岁羽殿的大总管是不会跟着他去的,所以跟着他的就是两个小宦官苗瑞和毕高。

    他们上课的地方在宣德殿,岁羽殿距离那里倒是不远,刘谈干脆决定步行过去。

    而苗瑞和毕高两个人为了讨好刘谈,选了一条近却偏僻的道路。

    刘谈当然乐得有逛未央宫的机会,要知道后世这里可是只剩下一片废墟了。

    苗瑞和毕高两个人也使出了浑身解数给他讲解宫内的情况,他们两个也没什么避讳,反正刘谈是皇子,没什么不能知道的。

    刘谈一路走着,中间路过了一栋十分偏僻的宫室,他刚想问什么就听到有个少年郎喊道:“让你跪下,见到大汉皇子一点利益都不懂?”

    然后又听到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