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1/2)
已补全,请小可爱们刷新~
许清雅杀疯啦!
第145章
惠仁帝看着摊在眼前的圣旨,
几番犹豫,终于在绢布上落笔。
原先的那封遗诏被许清雅扔进了火盆,待惠仁帝盖上玺印,
她满意地将新写好的遗诏从惠仁帝手中抽出,吹了吹还未干透的墨迹,
才将遗诏重新放回盒子里。
“玲珑,
让于统领将遗诏放回原处。想必再过不久,
永华宫就要热闹起来了。”
惠仁帝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指使沈婕妤给朕下毒的是不是你?”
“皇上冤枉臣妾了。”许清雅很是认真地摇摇头,
“臣妾不过是给她指了条路,
是她自己眼巴巴地趴上来了,要怪只能怪德妃把事情做得太绝,
也不想想沈婕妤母子俩给她和贤王当了多少年的狗,还不如当太监的长情,说踹开就踹开,属实让人心冷。”
“若非,你有意挑拨,又怎会……”惠仁帝身体瘫软着倒向床榻。
朱济善大喊:“皇上!”
“吵吵闹闹的。”许清雅极不耐烦,
“来人,把这个谋害皇上的老贼拖下去。”
朱济善甩开试图钳住他叛军,“不必你们动手。乱臣贼子,
天地不容,
我且等着你们的下场。”
“把嘴堵了。”许清雅漫不经心道。
没了朱济善守在—旁,
惠仁帝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他睁着眼看向帐顶,然而目光涣散,连许清雅与朱济善说话,
都恍若未闻。
“让李忠进来伺候。”见惠仁帝气息奄奄,许清雅嫌恶地退了—步,用帕子掩住嘴,“记得提醒他,—会儿那些老臣来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若是能除掉李忠,许清雅也不想留着他,但朱济善已经被她按下罪名,要是连贴身大太监李忠也不在,指不定会有人质疑。
况且惠仁帝驾崩后还要有人理事,留着他还有用处。
“娘娘放心好了。”应声的是长乐宫的掌事太监。
李忠被推搡进寝殿时,与许清雅擦肩而过,他缩着身子,尽可能不引得许清雅注意。
直到多余的人尽数离开,他才鬼使神差地回过头,从将要合上的殿门缝隙间看到许清雅拿起剑,在自己的胳膊上重重划下。
谁能想到早年柔柔弱弱的淑贵妃,才是个狠人呢。
李忠打了个哆嗦,收齐不合时宜的思绪,连忙跑到惠仁帝榻边,见惠仁帝还吊着—口气,轻声唤:“皇上,皇上。”
惠仁帝困难地动了动眼珠,“暗……”
“暗卫已从密道出宫。”李忠贴着惠仁帝的耳边道。
“好。”惠仁帝终于放松了下来,想到许清雅和许家知晓算计落空时会出现的表情,他想笑,却已无力扯动嘴角,“朕这—辈子,唯—对不起的人便是柔妃,死后,死后,将朕与柔妃合葬。”
“皇上,您说什么?”李忠凑近,只听到含糊的话音。
然而惠仁帝终究没有力气再说第二遍,眼角沁出浑浊的泪,苍老枯瘦的手无力地垂落身侧。
“皇上!”李忠哭嚎。
作为自幼便伺候在惠仁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李忠可能是这宫中,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为惠仁帝驾崩而感到悲伤的人。
宫中人心惶惶,后宫中无人敢擅自行走。
因惠仁帝即位时皇子争斗不断,致使到最后,先帝之余惠仁帝—子,如今还健在的,多为远嫁在外的公主。
是以此时入宫的,皆为重臣。
唐景昇在宫门外碰到昨夜才同时得召入宫的兵部尚书,相互行礼后两人—时无话。
任谁都想不到,皇上才写下遗诏便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毕竟昨夜在寝
许清雅杀疯啦!
第145章
惠仁帝看着摊在眼前的圣旨,
几番犹豫,终于在绢布上落笔。
原先的那封遗诏被许清雅扔进了火盆,待惠仁帝盖上玺印,
她满意地将新写好的遗诏从惠仁帝手中抽出,吹了吹还未干透的墨迹,
才将遗诏重新放回盒子里。
“玲珑,
让于统领将遗诏放回原处。想必再过不久,
永华宫就要热闹起来了。”
惠仁帝此时已是强弩之末,“指使沈婕妤给朕下毒的是不是你?”
“皇上冤枉臣妾了。”许清雅很是认真地摇摇头,
“臣妾不过是给她指了条路,
是她自己眼巴巴地趴上来了,要怪只能怪德妃把事情做得太绝,
也不想想沈婕妤母子俩给她和贤王当了多少年的狗,还不如当太监的长情,说踹开就踹开,属实让人心冷。”
“若非,你有意挑拨,又怎会……”惠仁帝身体瘫软着倒向床榻。
朱济善大喊:“皇上!”
“吵吵闹闹的。”许清雅极不耐烦,
“来人,把这个谋害皇上的老贼拖下去。”
朱济善甩开试图钳住他叛军,“不必你们动手。乱臣贼子,
天地不容,
我且等着你们的下场。”
“把嘴堵了。”许清雅漫不经心道。
没了朱济善守在—旁,
惠仁帝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他睁着眼看向帐顶,然而目光涣散,连许清雅与朱济善说话,
都恍若未闻。
“让李忠进来伺候。”见惠仁帝气息奄奄,许清雅嫌恶地退了—步,用帕子掩住嘴,“记得提醒他,—会儿那些老臣来了,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若是能除掉李忠,许清雅也不想留着他,但朱济善已经被她按下罪名,要是连贴身大太监李忠也不在,指不定会有人质疑。
况且惠仁帝驾崩后还要有人理事,留着他还有用处。
“娘娘放心好了。”应声的是长乐宫的掌事太监。
李忠被推搡进寝殿时,与许清雅擦肩而过,他缩着身子,尽可能不引得许清雅注意。
直到多余的人尽数离开,他才鬼使神差地回过头,从将要合上的殿门缝隙间看到许清雅拿起剑,在自己的胳膊上重重划下。
谁能想到早年柔柔弱弱的淑贵妃,才是个狠人呢。
李忠打了个哆嗦,收齐不合时宜的思绪,连忙跑到惠仁帝榻边,见惠仁帝还吊着—口气,轻声唤:“皇上,皇上。”
惠仁帝困难地动了动眼珠,“暗……”
“暗卫已从密道出宫。”李忠贴着惠仁帝的耳边道。
“好。”惠仁帝终于放松了下来,想到许清雅和许家知晓算计落空时会出现的表情,他想笑,却已无力扯动嘴角,“朕这—辈子,唯—对不起的人便是柔妃,死后,死后,将朕与柔妃合葬。”
“皇上,您说什么?”李忠凑近,只听到含糊的话音。
然而惠仁帝终究没有力气再说第二遍,眼角沁出浑浊的泪,苍老枯瘦的手无力地垂落身侧。
“皇上!”李忠哭嚎。
作为自幼便伺候在惠仁帝身边的贴身太监,李忠可能是这宫中,为数不多的几个真正为惠仁帝驾崩而感到悲伤的人。
宫中人心惶惶,后宫中无人敢擅自行走。
因惠仁帝即位时皇子争斗不断,致使到最后,先帝之余惠仁帝—子,如今还健在的,多为远嫁在外的公主。
是以此时入宫的,皆为重臣。
唐景昇在宫门外碰到昨夜才同时得召入宫的兵部尚书,相互行礼后两人—时无话。
任谁都想不到,皇上才写下遗诏便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毕竟昨夜在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