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正的游刃有余。

    明日便是登基大典,

    宫中的风声有些紧。

    石竹告诉他,许清雅已经发觉传国玉玺不在永华宫中,

    不仅命人暗地里绑了李忠进行逼问,

    还对朱院使用了刑。

    吴大人和秦老将军本来打算要不要提前动手,

    却被朱院使制止,说他还扛得住。

    好在暗卫得了喻苏的命令先行返回,

    带回大军距京城不过两百里的消息。

    宓葳蕤听过后,

    取出一瓶药让石竹交给红豆,只需用在徐锦州穿着的衣衫上,

    到时离喻轩近些,就能引得蛊毒发作。

    总之,不管明日喻苏能不能回宫,他都不会让这场登基大典顺利地进行。

    翌日晴好,无风无雨。

    登基大典在北辰宫前举行。

    喻轩犹如提线木偶,顺着北辰宫的台阶向上走,

    行至最高处便停下了脚步。

    藏在暗处的许清雅见此,稍稍放下了心,唐景昇开始宣读遗诏,

    话落,

    命文武百官叩拜新帝。

    就在此时,

    吴志清抬脚出列,

    朗声质问:“敢问端王,传国玉玺何在?”

    “吴大人,新帝登基,

    你这是何意?”唐景昇握着遗诏的手紧了紧。

    “何意?丞相怕不是忘了,先帝离世前,曾明言遗诏与传国玉玺俱在,才是伽邑下任君主。”

    此言一出,四下哗然。

    “吴大人莫不是记错了,老夫怎么不记得先帝说过这话。”唐景昇兀自镇定,“兵部尚书当时也在场,蒋大人,你可曾听过?”

    “吴大人怕是魔怔了。”兵部尚书摇摇头。

    “下官亦在场。”礼部尚书不知从哪生出了一股正气,出列驳斥道,“先皇确有所言。”

    就在吴志清礼部尚书与唐景昇兵部尚书对峙之时,朱红色的宫门也缓缓开启。

    宓葳蕤挺直脊背,只见喻苏一身轻甲在前,眉目疏淡却藏着冷厉。

    终究是赶上了。

    两人视线相对后,他合手躬身拜下。

    “臣恭迎殿下回朝。”

    轻骑直入宫中,马蹄声打断了试图捉拿吴志清和礼部尚书的御林军,变故陡生,御林军上前便要阻挡,但哪里是精兵暗卫的对手,两三下便被卸去了武.器。

    若非国丧期间宫中不易见血,此时北辰宫前恐怕已是尸山血海。

    “本王奉诏回京,捉拿反贼,肃清朝堂。”喻苏手持圣旨,大声道。

    随着喻苏喊话,吴志清也拿出怀中之物,“遗诏与传国玉玺在此,先帝有意传位与顺王,尔等速速伏法认罪,若有违逆,当场诛杀!”

    徐锦州趁乱往喻轩那凑了凑,不过多时对方便开始大吼大叫,周围人只当端王惊惧,许清雅顾不得掩藏,命人按住喻轩的同时,朝着周围的侍卫吼道:“还不快护驾!”

    然而本该听命于她的侍卫齐齐向后退了一步,生生将围着喻轩的几人孤立。

    喻苏独自一人登上月台,视线从唐景昇脸上划过,随即看向疯癫的喻轩和紧扣着喻轩手臂的许清雅。

    “先压入牢中,容后再审。”面对这几人,喻不欲多言。

    尤其是看到唐景昇难以言喻的凄苦表情,便知他多年的盘算终究落空,先帝于治国一道虽然平平,但在把控人心的事情上,到底更胜一筹。

    当年先帝不惜以纵容德妃与许妃构陷柔妃的方式,意图削弱唐家势力,稳固皇权。

    可惜母妃本就是唐家送入宫中的祭品,目的便是为了迷惑先帝,让先帝误以为能够借力打力,实则对唐家而言,当年之事根本未能伤他们分毫。

    不过如今,先帝终于成功将唐家算计了进去。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捏造口谕,与谋逆者沆瀣一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