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节(2/2)
。
抱孩子的姿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光看谁不喜欢,涂科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闻阅抱上孩子就舍不得撒手了。
小不点儿是周童从着火的棚户区抱出来的,住在那里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拾荒者,环境脏乱差,大量可燃材料搭建而成的房屋、违规拉电和使用煤炉做饭都是长期存在的隐患,加上周边缺少水源,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极快还很难扑救,伤亡在所难免。
几乎没有人知道该怎么报火警,也不懂施救和逃生等消防常识,特勤到达现场支援时,火已经把三分之二的棚屋都烧毁了,直逼后面的工地和附近的荒山。
谁也没想到,那样危险的情况下,成年人都难逃一死,一个还不到半岁的小生命居然毫发无伤,躺在破破烂烂的婴儿床里不哭也不闹,顽强地等到了救援。
第一遍搜救时周童甚至没有发现他的存在,差点错过。
灾难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奇迹,才让人们永远抱着希望,不轻言放弃,就像二十多年前趴在那块甲板上的两个小孩,当时的他们还不懂得,拼命活下来,对他们自己,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闻阅是出于善良,只有奚杨真正懂得,并理解周童为什么会想收养这个孩子。
这可不是养宠物,要负什么样的责任,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后会面对什么,你想好了吗?奚杨其实毫无心理准备,毕竟理解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而且说实话,他也不怎么喜欢小孩。
他自己还没当够小孩。
但既然周童说想好了,奚杨就没有理由担心怀疑,周童从来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做过让奚杨忧虑的决定,他总是说到做到,也敢作敢当。
手续会很麻烦,但还是可以想想办法,奚杨搂着周童的脖子,仔细看他脸上不同于往日的成熟,喃喃地感慨,童童哥哥要当童童爸爸了啊......
周童怎么会听不出奚杨是在撒娇,他翻身把人压在沙发上,依然像只忠诚的大狗,只不过更有魅力也更有压迫感,每每面对,只叫人一次比一次心动得厉害。
永远是你的童童哥哥,他这样对奚杨耳语,跟他结合,给他温度也给他可靠的承诺。
除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伴随着一一的到来,鸡飞狗跳的日子也正式开始上演。
某中老年联盟第一个集体炸窝,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坚决反对请保姆,声称自己老当益壮,此时不带孙何时带孙——外人哪行,放着我来。
虽然心心念念的儿媳妇一朝变成了女婿,但闻金宝夫妇好歹把抱孙子的一天给盼来了。
也可以,知足常乐嘛。
老人能帮忙,带孩子就容易多了,他们的观念或许陈旧,但对几个一窍不通的大男人来说已经是有如神助。
只是老人容易溺爱,奚杨还是坚持大部分时间都亲历亲为,孩子满一岁之前,他几乎推掉了所有能推的课和工作,给了他成长关键期内足够的陪伴。
周童和闻阅假期少得可怜,霍辞基本指望不上,向宇倒是经常带嫂子和佳佳来看弟弟,但弟弟那时还小,两个孩子玩不到一起,去哪都不方便。
除去他们,也就只有按时上班到点走人,每逢周末不是就是种花就是
抱孩子的姿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光看谁不喜欢,涂科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闻阅抱上孩子就舍不得撒手了。
小不点儿是周童从着火的棚户区抱出来的,住在那里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拾荒者,环境脏乱差,大量可燃材料搭建而成的房屋、违规拉电和使用煤炉做饭都是长期存在的隐患,加上周边缺少水源,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极快还很难扑救,伤亡在所难免。
几乎没有人知道该怎么报火警,也不懂施救和逃生等消防常识,特勤到达现场支援时,火已经把三分之二的棚屋都烧毁了,直逼后面的工地和附近的荒山。
谁也没想到,那样危险的情况下,成年人都难逃一死,一个还不到半岁的小生命居然毫发无伤,躺在破破烂烂的婴儿床里不哭也不闹,顽强地等到了救援。
第一遍搜救时周童甚至没有发现他的存在,差点错过。
灾难中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奇迹,才让人们永远抱着希望,不轻言放弃,就像二十多年前趴在那块甲板上的两个小孩,当时的他们还不懂得,拼命活下来,对他们自己,对每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闻阅是出于善良,只有奚杨真正懂得,并理解周童为什么会想收养这个孩子。
这可不是养宠物,要负什么样的责任,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后会面对什么,你想好了吗?奚杨其实毫无心理准备,毕竟理解是一回事,现实是另一回事,而且说实话,他也不怎么喜欢小孩。
他自己还没当够小孩。
但既然周童说想好了,奚杨就没有理由担心怀疑,周童从来没有在任何事情上做过让奚杨忧虑的决定,他总是说到做到,也敢作敢当。
手续会很麻烦,但还是可以想想办法,奚杨搂着周童的脖子,仔细看他脸上不同于往日的成熟,喃喃地感慨,童童哥哥要当童童爸爸了啊......
周童怎么会听不出奚杨是在撒娇,他翻身把人压在沙发上,依然像只忠诚的大狗,只不过更有魅力也更有压迫感,每每面对,只叫人一次比一次心动得厉害。
永远是你的童童哥哥,他这样对奚杨耳语,跟他结合,给他温度也给他可靠的承诺。
除了前所未有的新鲜体验,伴随着一一的到来,鸡飞狗跳的日子也正式开始上演。
某中老年联盟第一个集体炸窝,有人欢喜有人愁,有人坚决反对请保姆,声称自己老当益壮,此时不带孙何时带孙——外人哪行,放着我来。
虽然心心念念的儿媳妇一朝变成了女婿,但闻金宝夫妇好歹把抱孙子的一天给盼来了。
也可以,知足常乐嘛。
老人能帮忙,带孩子就容易多了,他们的观念或许陈旧,但对几个一窍不通的大男人来说已经是有如神助。
只是老人容易溺爱,奚杨还是坚持大部分时间都亲历亲为,孩子满一岁之前,他几乎推掉了所有能推的课和工作,给了他成长关键期内足够的陪伴。
周童和闻阅假期少得可怜,霍辞基本指望不上,向宇倒是经常带嫂子和佳佳来看弟弟,但弟弟那时还小,两个孩子玩不到一起,去哪都不方便。
除去他们,也就只有按时上班到点走人,每逢周末不是就是种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