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集中训练的日子很苦,其他女生讨论的衣服牌子和化妆品她都听不懂,说话还夹着乡音,但她很刻苦,每天都是早出晚归。

    比赛那天,她特意换了件白裙子,果不其然的一鸣惊人。

    女孩进了省队。

    身边都是很优秀的人,她发现自己经常被人称赞的天赋好像不够用了,即使很刻苦,还是比不上同龄人。

    她开始失眠,但还在咬牙坚持。

    全国大赛导师没让女孩上场,女孩一直是替补。

    过了三年都是如此,终于,第四年,女孩上场了,但不知道是太紧张,还是太迫切证明自己了。

    她拿了个最低分。

    队里没有怪她,但她放弃了。

    一拿琴就手抖,拉不成调子,女孩退队了。

    天赋有限,实力有限。

    一晃过去很多年。

    女孩结婚了,有了孩子,眼角有了皱纹,身材有些走形。

    有一天在打扫阁楼的时候发现了被尘封的小提琴,像是被针扎进了大脑,她把琴拿了出来。

    父母都已经去世了。

    女孩找出了很久之前母亲放的cd。

    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

    女孩望着黑白屏幕里的在拉琴的青年忽然泣不成声,像是很多年前哭红了眼的小女孩。

    在阁楼里。

    她拿起了琴,身材不在轻盈,韶华也已经过去。

    刺啦、尖锐刺耳的琴声吱吱呀呀,女孩的丈夫才下班,他夹着公文包,本来想责备的话语不知怎么顿住了。

    女孩的琴声越来越流畅、欢快。

    女孩的女儿也走了过来,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妈妈。

    一曲完毕,女孩的丈夫鼓掌。

    他知道妻子的过去:“不甘心就去吧。”

    ……

    复健很难。

    往上又是层层选拔,女孩坚持了下去。

    时隔多年。

    她又上场了,拉琴不是争名夺利,是当初喜欢和感动的初心。

    乐曲声再次响起来了。

    女孩不在年轻了,眼睛却越来越明亮,她背后是一片炽热的光。

    镜头再转。

    只存在影片的青年走了出来,拉着琴,同女孩合奏。

    琴声越发高昂。

    女孩越来越年轻,渐渐恢复了少女容貌。

    镜头越拉越远。

    这次又是小女孩了,已经到了曲终。

    她踮起脚,稚嫩的谢了下礼。

    这次镜头给到了观众。

    掌声如雷。

    ……

    片尾。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谨以此片献给每一位追梦人

    小成本文艺片。

    *

    邵安宁不怎么低调,他是明乐男友的事没有遮遮掩掩的。

    有人说这是爱情,也有人说这是金钱的力量。

    好在M国风气比较开放。

    明乐陪着他的邵叔叔,邵叔叔陪着他小朋友,一起过了很多个春夏秋冬。

    邵安宁陪着明乐去了很多次游乐园,明乐喜欢旋转木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