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铁犁。

    丁其羽本来是想买头牛的,但是何大娘觉得家里就那么点地没有必要,也就没买。所以丁其羽主要要设计的是能够高效省力的人力犁地农具。右手支着下巴陷入沉思,丁其羽脑海里第一个出现的画面是《模拟农场》里的各色先进中耕机的犁头。既然是最为先进的农具自然有他先进的道理,当时只为了玩游戏没有细想,现在一回忆发现记忆里面那些犁头的形式基本都呈现一张被剪掉两头的树叶状,不过这树叶被扭曲出了空间曲面的构型。除了犁头,丁其羽又结合当年历史课本上印象模糊的“曲辕犁”和《模拟农场》里面犁头上犁架的纵横构型,在脑袋里面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结构。

    丁其羽找了一块木头当镇纸,代替左手压住纸张,拿起竹管笔在纸上描了出结构简图,重点要分析的是犁头曲面的形状、犁架的受力和人机关系。自己这独臂大侠的造型,暂时不方便做一个实物出来实验,只能靠绘图、假设进行理论上的运动和受力分析。空间曲面扭曲的角度、犁头扎入土中的深度角度等等都是需要假设并校核的参数,丁其羽算得有些崩溃,稿纸写满了一张又一张,同一套方法带入不同的参数取值就得完全重新手算,她此刻多么希望能有台计算机让她编个程、带入参数直接就能出结果啊…算了一晚上,莲儿都来询问她为啥还不睡的时候,她才算完全确定了两个参数与使用者用力大小的关系曲线。照这速度,还得算个两三天才能最终完全确定这玩意的主要结构数据。确定了数据,等胳膊稍微恢复些就可以做出实物来测试了。此时才刚入八月,距离九月暮秋还有充足的时间。

    不得不说那大夫用的药(和连日每顿的猪蹄儿)的效果非常显著,十日左右,丁其羽的胳膊已经好了许多,换药的时候明显能看到裂口两边的肉长合在一起了,伤口表层也开始结痂,左手已经可以使上点劲儿了。每次到了换药的时间,不必丁其羽自己去找大夫,磬儿自会带着大夫过去找她,这让丁其羽心里挺开心的,因为这说明了陆小姐一直都有关心她的伤势呀。丁其羽倒是没有猜错,陆未晞确实是一直都关注着丁其羽的伤势,甚至挺想当面问问的,但是丁其羽每日只是规规矩矩听琴,两人谁也没有去打破这份知音的坚持与默契。这就让陆未晞反而觉得自己不好太过主动去关心丁其羽了。

    丁其羽早就将犁具理论上的最佳数据得出来了,也顺道对材料的强度进行了校核,因为下方的犁头是空间扭曲的叶片状,她决定将这种新型犁具取名为“曲叶犁”。

    迫不及待要把自己之前算好、设计好的曲叶犁付诸实践,大娘和莲儿又严令禁止丁其羽从事一切需要左手用力的活动,丁其羽就只能偷偷带走了自己的图纸和工具,藏了些材料在马车上,一并带到了将军府的小院去。午间听琴之后就开始制作曲叶犁。当然,丁其羽也不敢太过放肆,能用右手使劲的地方都是用的右手,左手就做些简单的辅助工作。虽然几天下来,右手都快废了、酸痛不止,不过看着成型的曲叶犁,那种成就感也是难以言喻的。

    当她把曲叶犁拿回家给何大娘和莲儿看的时候,两人才知道这家伙暗度陈仓了这么久,可惜丁其羽已经先斩后奏,所幸伤势也没有加重,严厉批评教育了一顿也就算了。此时,家里的田地已经完成了收割工作,丁其羽带着莲儿一起去地里实验她的曲叶犁。根据实际操作的感受和莲儿的提议,丁其羽获得改进意见的同时又被激发出不少新的灵感。

    丁其羽针对实际情况对初版曲叶犁进行了参数上的微调;在犁头连接处加上转动轴、限位装置、卡扣等,形成一个双向转换机构,这样就让曲叶犁可以双向使用,而且既可以被拉、也可以被推,大大提升了便捷性;最后又根据土壤的土质差异,测试得到了几种土质下最适合的犁头倾角,把倾角也加上了调节机构,使之变成一个可以手动调节的参数,这样的话使用者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土质自行调节到最合适、最省力的角度了。

    经过这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