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虽然三郎再也没有去他那里学习过茶道就是了。

    不管是还在丹波的明智光秀,还是在岐阜的织田家臣们,都以为至少这一年的剩下两个月能够平安过去, 不会再出什么大的波折。此时的天气已经开始转冷,不是适合发动战争的时间, 而且之前的几次战斗造成的余波也仍未散去, 不管是为了观望还是有其他的想法,其他势力都不会这么快再去挑战织田家的权威,至少这一段时间内, 织田家再度陷入了平和之中。

    而茶会过去后, 又即将迎来新年。待在岐阜的三郎除了偶尔不顾身份的去爬爬树、只带几个人就骑马出门与归蝶“约会”以外,也不会再有更多的动作了……

    想象, 就是这么美好。

    出于这种美好的想象, 以及这一年的织田确实在不断征战,也到了应当松弛一会的时候, 在三郎再度上洛的时候, 织田家的家臣们完全没有提起警惕来。

    大约是在来自岐阜的、写明了茶会事件的信寄到明智光秀的手里时, 三郎就再度开始了上洛。等明智光秀急忙派去打探情况的人赶到岐阜的十一月四日,三郎已经身在京都、并且被朝廷授予了新的官职了。

    ……这一次没有明智光秀代为上朝,不管是朝廷上的人还是织田家的家臣, 都十分绝望呢。

    细数起来, 织田家知道明智光秀和三郎相貌一样的人并不少, 光是刀剑男士就已经有二十多位了。除了他们以外,在明智光秀成为三郎家臣前就与之相识的细川藤孝、靠着自身敏锐发觉了明智光秀相貌异常的竹中半兵卫,也都是早早知道这件事、并且一直谨慎的当成秘密隐瞒下来。

    缺乏了这至关重要的一项认知,从未怀疑过以往前去朝廷是礼仪完美无缺、冷静自持的“织田信长”会不会掉了个人,一直误认为是明智光秀在上朝前对三郎的教导起了作用——如果不是被宗三左文字意外撞破,刀剑男士也完全没有想到“换人”这种可能——因此,在再度面临必须上朝的困境时,织田家的家臣们毫无戒心的放任三郎前去了。

    至于三郎……因为上次上洛时朝廷对于他的态度实在是好得吓人,平常他也没有在乎过礼仪,更不知道上朝的礼仪与平常他与家臣见面、和将军见面时要保持的礼貌有什么差别,也就这么淡定的……真的去了。

    这一次的朝廷,总算明白了什么叫做“尾张的乡下人”。

    上朝的过程实在太过惨烈,以至于在好不容易回来后,跟随是三郎一并上朝的侍从们还两眼发直,一副受到了十足惊吓的模样。行走坐卧对于朝廷中人都显得过于粗鲁,与正亲町天皇的交谈也显得十分没有礼貌的三郎,除了因为侍从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断过的提醒与警告而感到厌烦、发自内心的觉得下次这种事情还是交给明智光秀来应付比较好以外,完全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表现有什么问题。

    ……既然边上有人都在不停的提醒了,为什么还能保持这种认知啊!

    根本没有想过之前上朝的“织田信长”和三郎不是同一个人的这种可能,不管是朝廷还是织田家的家臣,都只能将三郎在上朝时与以往迥异的表现归结为这一年内的连战连捷导致的狂妄心理。

    织田家已经越发强盛了。

    在武田也兵败、实力大减的情况下,天下间还能与织田家抗衡的势力已经寥寥无几。如果是有父辈的基础、再加上自身的才能,走到现在这个地步,也只是能让人夸赞的程度。像是三郎这样原先地位低微、背景孱弱的人,在短短几十年内就达到了如此地步,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具有才能”四字能解释了——这说是让人骇然的“天命”也不为过!

    时间越是流逝,织田信长那种仿佛被上天偏爱的运势也就越明显。在自己的“灾厄之年”肆无忌惮地开始了屠杀,最终却没能在越前遭到像样的抵抗。光凭这种顺遂的经历与实打实的在不断增加的实力,即使是在天皇的面前狂妄,织田信长也已经有了这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