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1/2)
头,如今一下子全没了,谁能受得了?
那几日朝堂之上一片叫苦不迭,大臣们费劲了口舌,本以为谢丞相就这么一个儿子,总会帮着他们吧。
谁料谢丞相眼睛一垂,怎么都不吭声了。
众人大惊。
谢丞相如此也就算了,那青丘一脉总得留下个血脉吧?
邢尚书一定会站在他们这边的!
果不其然邢尚书开口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他二话不说,拱手道,“臣只愿摄政王平安无忧。”
众人哑口无言,最有权威的二人“叛变”了,他们还能如何呢?
大臣们脸上稍显无奈,心中却并没有多难受,不知是有掰不过摄政王的自知之明,还是于心不忍。
他们也只有下朝后带着妻儿闲逛时瞧见摄政王与谢公子……不,如今应当是谢将军了。
那会儿他们才有片刻的怅然,谁能想到……这位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摄政王,当初背负着血仇,穿着囚衣离开京城时,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呢。
摄政王宣旨大婚,众人俯首恭贺。
礼部选了个黄道吉日,所有事宜皆是由摄政王亲自吩咐筹备的。
谢陵瑜接手玄机营后渐渐忙碌起来,眉宇之间更是添上了几分沉稳,青丘玦喜欢撕开那份沉稳,让他变成羞赧温润的模样。
谢陵瑜不止一次想过他们大婚的场景,也一门心思的想把人“娶”回家,可真正到了这个时候,谢陵瑜反而踌躇了。
“阿玦……”他张了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
谢陵瑜的手拨弄着青丘玦骨节分明的手指,低着头道:“要么还是去青丘罢。”
这话没头没尾的,但青丘玦听懂了。
“无妨。”青丘玦摇摇头,安慰似的伸手拢了拢他的墨发,“青丘府谢府都一样。”
“我孑然一身,给不了你热闹,还是得沾沾谢府的热乎气。”
——————
月色朦胧。
大婚前一夜,两人按照习俗分开。
这夜灯笼高悬,照着京城长街不眠。
摄政王大婚,街头巷尾都挂上了红灯笼,谢府与青丘府的灯笼上画着只小九尾,这是谢陵瑜特地要求的。
烛火摇曳之间,九尾被火光映在墙上,像是被赋予了新生的皮影。
两个男子成婚,并没有完全遵循那套规矩,两边的聘礼一路从各府门口向外排去,红绸随风飘荡,两路人马脸上皆洋溢着喜气。
百姓挤在两边窃窃私语,像是自家办喜事似的开心,他们没有大臣们想得多,只知道摄政王与谢公子皆是救他们于水火的恩人。
即便是那些个整日说闲话的,都闭口不谈,神色复杂的瞧着灯火叹息。
黄昏的天际美得不可方物,云霞流动渐沉。
良辰吉时已到,京城的上空骤然响起一阵喜庆热闹的吹锣打鼓,迎亲队伍动了起来,拿出准备好的绣着喜字的荷包抛洒出去,围观的百姓一顿哄抢。
谢陵瑜身着绛红色黑边金纹锦袍,腰间镶玉红绸束腰细窄,墨发束起簪过玉冠,唇若涂脂,眼如点漆,愈发丰神俊朗。
众人不由得看痴了去,若非那锣鼓喧天,怕是都要误了吉时,孟毅一拍脑袋,拉着人就往外头走,嘴里念到,“莫怪莫怪……云楼你这身也太勾人了!”
“真是便宜了那家伙……”
听见他这么说,谢陵瑜忍不住笑弯了眼,任谁都知道青丘玦容貌一绝,真是不知道是谁便宜了谁。
“你啊。”他摇摇头,不可置否。
孟毅轻哼一声,想想那青丘玦容貌确实是没话说,大玄再难挑出第二个来。
配他们家云楼,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谢陵瑜骑着骏马,迎亲队伍在他身旁抛洒着绣着“喜”字的荷包,人群的祝福在锣鼓的缝隙里传来,谢陵瑜回之一笑。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笑容如沐春风,
那几日朝堂之上一片叫苦不迭,大臣们费劲了口舌,本以为谢丞相就这么一个儿子,总会帮着他们吧。
谁料谢丞相眼睛一垂,怎么都不吭声了。
众人大惊。
谢丞相如此也就算了,那青丘一脉总得留下个血脉吧?
邢尚书一定会站在他们这边的!
果不其然邢尚书开口了。
结果谁也没想到他二话不说,拱手道,“臣只愿摄政王平安无忧。”
众人哑口无言,最有权威的二人“叛变”了,他们还能如何呢?
大臣们脸上稍显无奈,心中却并没有多难受,不知是有掰不过摄政王的自知之明,还是于心不忍。
他们也只有下朝后带着妻儿闲逛时瞧见摄政王与谢公子……不,如今应当是谢将军了。
那会儿他们才有片刻的怅然,谁能想到……这位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的摄政王,当初背负着血仇,穿着囚衣离开京城时,还是个尚未及冠的孩子呢。
摄政王宣旨大婚,众人俯首恭贺。
礼部选了个黄道吉日,所有事宜皆是由摄政王亲自吩咐筹备的。
谢陵瑜接手玄机营后渐渐忙碌起来,眉宇之间更是添上了几分沉稳,青丘玦喜欢撕开那份沉稳,让他变成羞赧温润的模样。
谢陵瑜不止一次想过他们大婚的场景,也一门心思的想把人“娶”回家,可真正到了这个时候,谢陵瑜反而踌躇了。
“阿玦……”他张了张嘴,却不知从何说起。
谢陵瑜的手拨弄着青丘玦骨节分明的手指,低着头道:“要么还是去青丘罢。”
这话没头没尾的,但青丘玦听懂了。
“无妨。”青丘玦摇摇头,安慰似的伸手拢了拢他的墨发,“青丘府谢府都一样。”
“我孑然一身,给不了你热闹,还是得沾沾谢府的热乎气。”
——————
月色朦胧。
大婚前一夜,两人按照习俗分开。
这夜灯笼高悬,照着京城长街不眠。
摄政王大婚,街头巷尾都挂上了红灯笼,谢府与青丘府的灯笼上画着只小九尾,这是谢陵瑜特地要求的。
烛火摇曳之间,九尾被火光映在墙上,像是被赋予了新生的皮影。
两个男子成婚,并没有完全遵循那套规矩,两边的聘礼一路从各府门口向外排去,红绸随风飘荡,两路人马脸上皆洋溢着喜气。
百姓挤在两边窃窃私语,像是自家办喜事似的开心,他们没有大臣们想得多,只知道摄政王与谢公子皆是救他们于水火的恩人。
即便是那些个整日说闲话的,都闭口不谈,神色复杂的瞧着灯火叹息。
黄昏的天际美得不可方物,云霞流动渐沉。
良辰吉时已到,京城的上空骤然响起一阵喜庆热闹的吹锣打鼓,迎亲队伍动了起来,拿出准备好的绣着喜字的荷包抛洒出去,围观的百姓一顿哄抢。
谢陵瑜身着绛红色黑边金纹锦袍,腰间镶玉红绸束腰细窄,墨发束起簪过玉冠,唇若涂脂,眼如点漆,愈发丰神俊朗。
众人不由得看痴了去,若非那锣鼓喧天,怕是都要误了吉时,孟毅一拍脑袋,拉着人就往外头走,嘴里念到,“莫怪莫怪……云楼你这身也太勾人了!”
“真是便宜了那家伙……”
听见他这么说,谢陵瑜忍不住笑弯了眼,任谁都知道青丘玦容貌一绝,真是不知道是谁便宜了谁。
“你啊。”他摇摇头,不可置否。
孟毅轻哼一声,想想那青丘玦容貌确实是没话说,大玄再难挑出第二个来。
配他们家云楼,也算是门当户对了。
谢陵瑜骑着骏马,迎亲队伍在他身旁抛洒着绣着“喜”字的荷包,人群的祝福在锣鼓的缝隙里传来,谢陵瑜回之一笑。
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笑容如沐春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