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节(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立!”

    吸引眼球的黑字说明下,刊载的是一张清晰度很高的黑白照片,照片中,一群披甲持锐的、本地人都见识过的亡灵士兵,正走向一面孤零零地立在冰冻水泽中的石碑。

    石碑上,刻着一列苍劲有力的字体:“我们终将回到故乡”。

    第222章 “苏珊传奇”

    格里先生从未听说过因纳得立有什么称得上是“传说”的英雄,他的书房里放的传奇类小说,主人翁要么是王都的天之骄子,要么是大贵族之家出生的优秀后代,而这些都跟因纳得立没什么关系——

    直到一百多年前,因纳得立还是个总人口不超过二十万的不毛之地,马匪猖獗、盗匪横行,仅有贵族们的农场庄园能保证基本的太平。

    这种混乱的状况,一直持续到巴特莱斯家到来。

    巴特莱斯家的先祖、英明神武的阿德拉一世赶走了上一家领主,养兵蓄马、消灭了领地内大部分的山贼强盗,因纳得立才算是从频繁的匪患中解脱出来,人口迅速繁盛,城镇也发展到了大领地应有的水平。

    在因纳得立活得久一些的年长者们看来,阿德拉一世和二世都应当是因纳得立的英雄,但这种认知也就只在因纳得立领内能得到认同。

    出了因纳得立,其它领地的人们可不认巴特莱斯家是谁——没到五代的暴发户之家,也敢自夸先祖荣耀?先把伯爵封号弄到手再说吧!

    因纳得立不配拥有荣耀,更休提什么英雄不英雄,这是格里先生在市政厅秘书司工作的经历告诉他的——有大贵族背景的行商、与北城工厂区有生意往来的外地客户,来到因纳得立时,看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生活的人,那种大地方的人来到小地方“参观”时稀罕轻浮的神态,是没法儿隐藏住的。

    格里先生从城市去到乡下、看望居住在小镇上的父母时,他对镇上的人和街道,也是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

    也正因如此,格里先生才会将他的儿子送到王都去上学——虽然念的只是三流私人学院,但那好歹是王都的学院,至少能让他的儿子认识一些大地方的人。

    在因纳得立领地内,有着五十金币的高额年薪和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的格里先生,是从未为自己出生于因纳得立而自豪过的,他的家乡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值得夸耀的地方。

    过着这种习以为常的人生的格里先生,看到周报上头版头条那满篇的对“因纳得立传说中的英雄”赞誉之词,可别提多惊愕。

    周报第二页,是三张清晰度都相当高的黑白照片,呈现的是亡灵们找到四位英雄骸骨时的场景。

    除照片外,还有大量的文字说明,比如第一位在石碑附近等待同伴两百余年的韦伯斯特,在发现他的照片下讲述了他的生平经历,如何在两百多年前的新历801年应征参军,如何在巴赛洛河河畔英勇作战,如何奋不顾身参与诱敌行动、为了保护莱茵王国而拼上性命。

    第二幅照片下,周报记者花了大量笔墨来介绍埋骨于山脚下的因纳得立英雄苏珊、登载了大量有据可查的生前信息,描述了这位勇敢的、出生于纽因镇的女战士是为了什么而披甲出战,在巴赛洛河战役中如何表现出色、先后被多本那个时期的传奇小说收录,诱敌作战中又如何为家乡的人民着想,说服军队高层将敌人引进塔兰坦荒原……

    格里先生一脸难以置信地盯着这张照片和照片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