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节(1/2)
的统治政策,而是引导性的采取了无为而治。
当然他说的无为而治,不是说是真的什么都不干,他不可能再任由这个社会发展成原来的样子,如今操控历史进展方向的缰绳正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要探索另一条道路,另一种可能。
首先统一自然是必要的。
统一文字,统一语言,统一度量衡等等,都是为了互相之间更好的融合发展(此前夏城与万兽城互相对立,彼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而原来的部落制度也要渐渐淘汰,被村镇形式顶替,而一级一级往上至地方州府,州府之上再由中央统筹管理。
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为巩固统一,也能使得民众变得更加的团结,成为一体。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适应的制度,并不是说最先进的就是最好的,因为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阮意才最后确定了这种制度。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阮意与战虓为了治理中洲整整在这里待了有五年之久,一切才勉强如他们想象的步入正轨。
而五年的时间,中洲与西洲的联系越发紧密,在疯狂的修路打通了彼此便捷的交通之后,一度使得西洲的发展带动了中洲,也加速了中洲治理的步伐。
而到了这个时候,中洲与西洲的结合所形成的力量,已经远远的力压了其他剩余三洲。
但这个时候,无论是中洲还是西洲的民众其实大多以厌恶的战争,所以再想以着战争的名义去争夺土地恐怕不会行得太通。
好在到这个时候,阮意也有了另一个温水煮青蛙型的选择实现的条件,那就是文化入侵与同化。
在此前中洲还没有发展好之际,他根本没有能力去安排这些事,甚至在刚刚统一中洲时,因为他们分身乏术,还被其他三洲各自占据了相邻的中洲部分土地,毕竟不占白不占,这可没有道德不道德之说。
眼下他们发展好了,原本自然是可以借此挑事算账的,这是建立在如果他们要使用武力征服的情况下。
但现在不是,不过这事仍旧可以成为另一个可利用的点……
阮意与战虓组织了一场阅兵,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阳谋。
他们专门邀请了其他三洲的顶层人物前来观礼,展示他们如今拥有的“肌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强大。
当然这更多不是为了装逼,不是为了秀,而是为了后事的铺垫。
等着其他三洲的人意识到了他们与自己的差距,就该诚惶诚恐了,毕竟他们有错在先,谁叫他们之前趁火打劫占领了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当你混的惨一点,自然是要还的多一点。
中洲完全有机会借此敲诈勒索一笔,而只要把握好了这其中敲诈的额度,其他三洲人,基本都会选择花钱消灾。
但阮意的目的怎么会是为了单纯敲诈勒索。土地呢他是一定要收回的,但却不会为此得寸进尺的敲诈勒索,而是会以此掌握一个合理的主动权。
中洲若主动放过他们,自然占据上风,而此时阮意提出的其他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过分的要求,他们定然也会极度配合。
这样一来,文化入侵最好的扎根土壤不就来了?
只凭着土地一点,就能将他们的死穴拿捏了。
而且这只是一面,另一面阮意还会安排开放交流政策,促进各洲的通商,这也是文化入侵的具体方式。
而只要商路格局一旦打开,阮意就有信心自己洲造出来的东西绝对能碾压其他各洲,甚至能形成垄断,在商业上也拿捏他们。
七年之后,原本分裂割据互不交流的五大洲已经在阮意的日久努力下逐渐同化成了表面以中洲为中心,实际以西洲为中心的文化大同局面。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是光靠武统强力结合所不能比拟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
就像秦的大统一是靠武力,而到了汉朝才是真正的大同,也是
当然他说的无为而治,不是说是真的什么都不干,他不可能再任由这个社会发展成原来的样子,如今操控历史进展方向的缰绳正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要探索另一条道路,另一种可能。
首先统一自然是必要的。
统一文字,统一语言,统一度量衡等等,都是为了互相之间更好的融合发展(此前夏城与万兽城互相对立,彼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而原来的部落制度也要渐渐淘汰,被村镇形式顶替,而一级一级往上至地方州府,州府之上再由中央统筹管理。
这样的改变无疑是为巩固统一,也能使得民众变得更加的团结,成为一体。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适应的制度,并不是说最先进的就是最好的,因为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所以阮意才最后确定了这种制度。
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阮意与战虓为了治理中洲整整在这里待了有五年之久,一切才勉强如他们想象的步入正轨。
而五年的时间,中洲与西洲的联系越发紧密,在疯狂的修路打通了彼此便捷的交通之后,一度使得西洲的发展带动了中洲,也加速了中洲治理的步伐。
而到了这个时候,中洲与西洲的结合所形成的力量,已经远远的力压了其他剩余三洲。
但这个时候,无论是中洲还是西洲的民众其实大多以厌恶的战争,所以再想以着战争的名义去争夺土地恐怕不会行得太通。
好在到这个时候,阮意也有了另一个温水煮青蛙型的选择实现的条件,那就是文化入侵与同化。
在此前中洲还没有发展好之际,他根本没有能力去安排这些事,甚至在刚刚统一中洲时,因为他们分身乏术,还被其他三洲各自占据了相邻的中洲部分土地,毕竟不占白不占,这可没有道德不道德之说。
眼下他们发展好了,原本自然是可以借此挑事算账的,这是建立在如果他们要使用武力征服的情况下。
但现在不是,不过这事仍旧可以成为另一个可利用的点……
阮意与战虓组织了一场阅兵,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阳谋。
他们专门邀请了其他三洲的顶层人物前来观礼,展示他们如今拥有的“肌肉”,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强大。
当然这更多不是为了装逼,不是为了秀,而是为了后事的铺垫。
等着其他三洲的人意识到了他们与自己的差距,就该诚惶诚恐了,毕竟他们有错在先,谁叫他们之前趁火打劫占领了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当你混的惨一点,自然是要还的多一点。
中洲完全有机会借此敲诈勒索一笔,而只要把握好了这其中敲诈的额度,其他三洲人,基本都会选择花钱消灾。
但阮意的目的怎么会是为了单纯敲诈勒索。土地呢他是一定要收回的,但却不会为此得寸进尺的敲诈勒索,而是会以此掌握一个合理的主动权。
中洲若主动放过他们,自然占据上风,而此时阮意提出的其他看起来似乎并不怎么过分的要求,他们定然也会极度配合。
这样一来,文化入侵最好的扎根土壤不就来了?
只凭着土地一点,就能将他们的死穴拿捏了。
而且这只是一面,另一面阮意还会安排开放交流政策,促进各洲的通商,这也是文化入侵的具体方式。
而只要商路格局一旦打开,阮意就有信心自己洲造出来的东西绝对能碾压其他各洲,甚至能形成垄断,在商业上也拿捏他们。
七年之后,原本分裂割据互不交流的五大洲已经在阮意的日久努力下逐渐同化成了表面以中洲为中心,实际以西洲为中心的文化大同局面。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是光靠武统强力结合所不能比拟的意识形态上的统一。
就像秦的大统一是靠武力,而到了汉朝才是真正的大同,也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