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节(2/2)
抱起来,稀罕的不得了。
敬嘉闷声闷气的走过来,吭哧了半天才叫出:“奶奶……”
“乖宝贝,好,好。”小刘氏把孩子放下,从怀里掏出提前准备的银钱,一人二两。这些钱可能在外人眼里不算多,刘翠花知道他们老两口种一年地也未必能攒下二两银子。
“给这么多干嘛?给几文钱买个糖吃就算了。”
“第一次见面,奶奶也没什么好东西,给孩子拿去扯块布做身衣服。”
刘翠花感叹:“这俩宝贝疙瘩生在福堆里了,这么多人疼。”
敬嘉和柔嘉收下银子乖乖的道谢,给小刘氏又是稀罕够呛,搂过两人一人亲了一口。
刘翠花看见后面张氏怀里抱着的小丫头,询问道:“这是咱们小老幺?”
张氏点了点头,把孩子递给刘翠花。
“乖乖,长得真俊。”这小闺女长得浓眉大眼,看着就像他们老刘家的种。老太太把提前准备好的银锁拿出来挂在她脖子上。
张氏看着那长命锁忍不住掉了眼泪,老太太有心了。她前头两个孩子都没养住,好不容易得来的小老四可不就是盼着她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么。
“二丫他们一家子没跟着来吗?”老太太朝外张望。
刘大福道:“二丫两口子商量了商量,决定不来了,家里的地得有人打理,房子也得有人看管。将来回去也有过落脚的地方不是?”
刘翠花点头:“二丫夫妻挺好的?”
小刘氏道:“好着呢,她家老大去年成的亲,儿媳妇也快生了,眼看着都要做奶奶了。”
老太太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没一会小厮便搬着桌子进来了,仆妇们端着饭菜往桌上摆。那一盘盘精致的菜肴,是他们在刘家屯见都没见过的。
“快坐下吃,来到这就是回家了,别拘着想吃什么吃什么?”
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刚开始还放不开,后来是真饿了也没了太多拘束该吃就吃。人多吃饭香,刘翠花竟然连吃了两碗米饭。豆芽不敢给她盛了,怕老太太积食。
下午徐渊从户部回来,跟亲戚们打了个照面,见刘龄之已经把他们安顿好了,放心的回去处理公事。
刘大福他们从老家过来没拿太多东西,只拿了些轻便的细软。这几天先住在府里,明日他和二明带着他们去城中买用的东西,收拾完再搬到老房子那边住。
大明夫妻则安排在了城中的铺子里,先学着个帮忙。大明家的大儿子刘海,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今年春天成的亲,小两口被安排在另一家杂货铺子。
工钱是一个月五两银子,不多不少在京都足够他们花销了。当然二明和豆芽的工钱不止这些,夫妻俩跟着刘龄之十多年了,早就涨到一个月三十两。二明家有两个闺女一个小子,如今儿子已经在学堂开蒙,还不知道是不是读书的料。
*
第二日刘龄之带着刘大明和刘海去街上,买了些家里常用的东西,花了十多两银子。爷俩还是头一次花这么多钱,尽管出门小刘氏给他塞了五十两银子,让他该买什么就买,别舍不得花钱。刘大明还是肉疼的够呛,十多两银子够他们一家在屯子里两三年的花销了。
小件买完,大件刘龄之
敬嘉闷声闷气的走过来,吭哧了半天才叫出:“奶奶……”
“乖宝贝,好,好。”小刘氏把孩子放下,从怀里掏出提前准备的银钱,一人二两。这些钱可能在外人眼里不算多,刘翠花知道他们老两口种一年地也未必能攒下二两银子。
“给这么多干嘛?给几文钱买个糖吃就算了。”
“第一次见面,奶奶也没什么好东西,给孩子拿去扯块布做身衣服。”
刘翠花感叹:“这俩宝贝疙瘩生在福堆里了,这么多人疼。”
敬嘉和柔嘉收下银子乖乖的道谢,给小刘氏又是稀罕够呛,搂过两人一人亲了一口。
刘翠花看见后面张氏怀里抱着的小丫头,询问道:“这是咱们小老幺?”
张氏点了点头,把孩子递给刘翠花。
“乖乖,长得真俊。”这小闺女长得浓眉大眼,看着就像他们老刘家的种。老太太把提前准备好的银锁拿出来挂在她脖子上。
张氏看着那长命锁忍不住掉了眼泪,老太太有心了。她前头两个孩子都没养住,好不容易得来的小老四可不就是盼着她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么。
“二丫他们一家子没跟着来吗?”老太太朝外张望。
刘大福道:“二丫两口子商量了商量,决定不来了,家里的地得有人打理,房子也得有人看管。将来回去也有过落脚的地方不是?”
刘翠花点头:“二丫夫妻挺好的?”
小刘氏道:“好着呢,她家老大去年成的亲,儿媳妇也快生了,眼看着都要做奶奶了。”
老太太放下心来:“那就好,那就好。”
没一会小厮便搬着桌子进来了,仆妇们端着饭菜往桌上摆。那一盘盘精致的菜肴,是他们在刘家屯见都没见过的。
“快坐下吃,来到这就是回家了,别拘着想吃什么吃什么?”
一大家子人围坐在一起,刚开始还放不开,后来是真饿了也没了太多拘束该吃就吃。人多吃饭香,刘翠花竟然连吃了两碗米饭。豆芽不敢给她盛了,怕老太太积食。
下午徐渊从户部回来,跟亲戚们打了个照面,见刘龄之已经把他们安顿好了,放心的回去处理公事。
刘大福他们从老家过来没拿太多东西,只拿了些轻便的细软。这几天先住在府里,明日他和二明带着他们去城中买用的东西,收拾完再搬到老房子那边住。
大明夫妻则安排在了城中的铺子里,先学着个帮忙。大明家的大儿子刘海,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今年春天成的亲,小两口被安排在另一家杂货铺子。
工钱是一个月五两银子,不多不少在京都足够他们花销了。当然二明和豆芽的工钱不止这些,夫妻俩跟着刘龄之十多年了,早就涨到一个月三十两。二明家有两个闺女一个小子,如今儿子已经在学堂开蒙,还不知道是不是读书的料。
*
第二日刘龄之带着刘大明和刘海去街上,买了些家里常用的东西,花了十多两银子。爷俩还是头一次花这么多钱,尽管出门小刘氏给他塞了五十两银子,让他该买什么就买,别舍不得花钱。刘大明还是肉疼的够呛,十多两银子够他们一家在屯子里两三年的花销了。
小件买完,大件刘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