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就不让他们花钱了,府里库房有不少用不着的旧家具,都是好木料,拿去给他们用省的放蛀了。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老院子拾掇好,刘大福夫妻搬了过去。这里虽然不抵府里好,但老两口已经够满足的了。看着窗明几净的大房子,小刘氏说不出的高兴,这京都没来错!

    搬走那日老太太悄悄叫了小刘氏来,给她塞了张一百两的银票。老太太这么精打细算的人,能让她拿出银子的大概只有家里人了。

    “二伯母这银子我不能要,您能把我们带到京都我都感激不尽,怎么还能要你钱呢?”

    刘翠花拉着她道:“别看这京都繁华,东西也贵着呢,好闺女,你们刚来手里不宽裕,这钱先拿着解短。”

    小刘氏这才收下银子,钱也没打算白拿,以后手里的钱富裕了肯定还要还给老太太的。

    把刘大福一家接到京都算是圆了两位老人的心愿。

    两家离着近,小刘氏闲来无事便带着小孙女来府上陪老太太唠嗑。

    上了岁数的人念旧,以前在府里也没个说话的人,如今有了小刘氏,刘翠花自然是舒心的很。

    *

    一晃就到了年根底下,徐渊可算是忙完了一年的公事,有了休息的时间。

    不知道为何,家里的孩子好像都挺怕徐渊的,尽管他从不发脾气。只要他揪过哪个小豆丁,让他背首诗,那孩子准吓得面色发白,颤颤悠悠的半天不敢说话。

    “我有那么吓人吗?”徐渊悄悄问刘龄之。

    刘龄之忍俊不禁:“还成,板着脸的时候我也胆颤。这大概就是戏文里说的不怒自威的官威吧~”

    徐渊捏着眉心苦笑:“你是不知道,朝堂上这起子人恨不得一个肚子里装着八个心眼,我若不厉害些得被他们生吞活剥了。”

    户部掌管国库,徐渊则是国库的钥匙,他把陈英以前抠门、和稀泥的本领添一作二学得更上一层楼,这几年眼看着国库几乎翻了一番。

    手里有钱腰板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皇上。国库充裕了,重华帝也跟历代皇帝一样,准备拨银子用来修建皇陵和行宫。

    盛朝的皇陵在西郊,□□皇帝和太宗皇帝的皇陵建的年头比较早,距今有将近一百多年,风吹日晒看着不太像回事了。

    明宗和仁宗皇帝陵寝是天盛帝在位期间修建的,那会赶上打仗,国库空虚所以修的也是够寒碜的。

    如今到了重华帝,怎么着也得把爷爷和老爹的墓地好好修建一番,自己的陵寝也得修建的大气辉煌,将来百年之后下去见列祖列宗时跟老祖宗们显摆显摆。

    重华帝一张嘴就是朝户部要一百万两银子,徐渊哪舍得给啊,天天跟皇上扯皮哭穷。没办法重华帝把银子缩了又缩,年前终于批下来二十五万两。

    就这些徐渊还觉得破费,不过他也不好太小气了,要真惹怒了龙颜自己日子也不好过。

    *

    一进腊月京都的年味就浓了起来,大街小巷到处张灯结彩。商铺门口都挂上了大红灯笼,看着就喜庆。

    一大早二明也把库房里红灯笼拿出来扫了扫灰准备挂上去。一个灯笼被老鼠嗑了个洞,不能用了,得去街上买新的,刚好也该置办年货了,一会上街顺便一起买了。

    院子里刘龄之领着三个孙孙在玩雪,三个孩子除了敬嘉和柔嘉,还有一个是二明家的老三叫刘松,今年七岁了,是个性格腼腆的小子。

    “爷爷要飞飞,要飞飞!”两个小豆丁挂在刘龄之腿上。刘灵芝拎起两个小孙孙在半空中转了一圈,笑的两个孩子喘不过气。

    “你要不要飞?”刘龄之放下孙子问刘松,小刘松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爹娘吩咐过他,在府里不能淘气。

    刘龄之不管他同不同意,突然伸手就把小孩托了起来,在半空中飞了一圈,吓的刘松惊叫一声,然后咯咯的笑了起来。他爹整日忙着府里的事没空跟他玩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被人这样举高高,高兴的他小脸通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