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说完,路未方降下速度,来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与何宇齐一前一后,保护他们这三个“新兵蛋子”。

    余乐一开始并没有感觉。

    他太兴奋了,新的运动项目处处充满惊奇,脚感不同的同时,环境也有巨大的变化,路边警示牌上的异国文字,还有那永远占据视野中心的阿尔卑斯山,巍峨的让人好像都变得格外的渺小。

    一切都和国内不一样,不断分泌的肾上激素给了他无尽的力量。路未方话里最辛苦的上坡阶段,好像还没有感觉到疲惫,他们就迎来了一次敞快的滑行。

    滑下去的坡度很小,但足以让人恢复体力,余乐的目光偶尔落在山上,又偶尔看向路边的松柏,一眼看到头的平原也很多,在太阳完全升起来的时候,视野里都莹润的白亮。

    路未方让大家拿出滑雪镜戴上。

    这是一个类似于游泳镜一样的雪镜,戴上后可以最大程度的缓解雪对眼睛的刺激。

    之所以不戴自由式滑雪滑雪镜的原因,是因为越野滑雪太累人了,脸部需要露出足够的皮肤散热,自由式滑雪镜几乎遮住了大半张脸,很容易在滑雪的途中起雾模糊。

    这也是为什么总有“专业装备”这么一说。

    余乐的坡面障碍技巧一定要戴大雪镜,因为大雪镜与脸部轮廓完全契合,可以让坡面障碍技巧运动员获得最大的视野,方便应对复杂的场地赛道。

    但程文海他们的空中技巧就不需要大雪镜,像这样小的,或者中号的,只要能够固定在脸上,不会在做动作的时候脱落就可以。

    一开始余乐很不习惯,他不断地去动滑雪镜,直到他们再度来到上坡处。

    这个坡更陡了,抬起头仿佛看不见尽头,必须要用双臂用力去挥动滑雪杖,用最尖头处刺入雪中,然后用撑的力量,把自己的身体撑上去。

    余乐手脚并用,只感觉到肱二头肌酸胀发热,呼吸逐渐急促,哪里还有空去管滑雪镜的问题。

    队伍在这爬坡的过程里逐渐拉长。

    每个队员的耐力在这个过程里都暴露了出来。

    竟然是石河的耐力最强。

    他能够一直跟在余乐的身后,而且一副左看右看还有余力的模样。

    何宇齐的耐力也不错,他一马当先,把后面的人不知不觉地拉开到了二十米远,程文海在他身后奋力追赶,余乐隔着老远都听见了程文海的“牛喘声”。

    当然,余乐也累的不行。

    跳水运动员的耐力总归是要差上不少,程文海滑空中技巧还好,但余乐滑坡面障碍技巧决赛需要三轮,每次比到后面,都有体能明显下降的感觉。

    但耐力这个东西真的不好练,有人是有天赋,有人是长期进行耐力训练,但余乐还要练技巧,导致他训练耐力的时间很不够,一直到现在都没有特别明显的提升。

    不过这个队伍里耐力最差的当然不是他们这些现役运动员,而且路未方。

    余乐好不容易爬到坡上,大口喘着回头一看,路未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落在了一百多米远,还在坡上“吭哧吭哧”地爬呢。

    何宇齐将滑雪板横在坡上,等到心跳速度降下去后,拿出水杯喝了一口,太阳从他的脑后升起,照亮了整个大地。

    放下水杯,他淡然地看了一眼终于爬上来的路未方,说:“前面有一节路段是我最喜欢的,是个波浪形的路段,有点障碍追逐的影子,要不要玩一下?”

    说完,何宇齐看向余乐,笑:“听说你在高山滑雪的时候赢了白一鸣,挺有天赋啊。”

    余乐:“……”这是挑衅吧?

    余乐:“没有没有。”必须谦虚一下。

    余乐:“不过可以玩一下。”但跃跃欲试,好想玩!

    路未方快累死了,满头大汗,喘的像是要断气了一样,断断续续地说:“别,别急,等,等我恢复一,一下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